日落的氛圍和日出不同,至少在攝影機裡很明顯。
日出的光線偏淡藍色,一種神秘而幽靜的感覺。而日落的光線,經過一天的喧囂,空氣中塵土飛揚,散射的陽光偏橘紅色,溫暖而塵世。
如果在一位非常講究的導演手裡,也許日出和日落戲不能竄在一起拍。不過羅納德是得了羅傑·科爾曼真傳的,快速拍片大師接班人,低成本剝削片臨時導演,完全沒有這種顧慮。
終於過了下午4點,天色開始變暗,電影人最愛的魔術光線又要降臨了。工作人員和演員們已經復位,攝影指導趴在取景框前看了許久,終於發出ok的訊號。
羅納德深吸一口氣,發出了指令。
“錄音?”
“開了。”
“攝影機?”
“全速。”
“沃羅諾夫女士?”
“我準備好了。”
“‘高中生活’第13場,第一鏡,第一條!”
“action!”
羅納德沒有了上午開始的時候那種全力嘶吼的發令,溫柔了許多。也許是叫多了嗓子累了,也許是有點不捨得這最後兩條鏡頭。
扮演女校長的瑪麗·沃羅諾夫,開始昂首挺胸地朝鏡頭走來,她的後面是一胖一瘦兩個跟班,完全的丑角。兩邊是兩位性感美女克麗絲,和馬拉。
羅納德還是給了她們另一次出鏡機會。兩人換了身衣服,打扮成普通的學生,但是舞蹈和身姿還是能看出來非常性感,就算是中景也很出跳。
不過瑪麗才是正面出鏡,兩位美女只是側面鏡頭。等到瑪麗穿過她倆,觀眾的視線,就會聚焦在瑪麗身上。
演員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出鏡時間,把戲演好,才能讓導演和剪輯手下留情,保留更多你的畫面。
瑪麗·沃羅諾夫很贊,似乎能讓鏡頭愛上她。羅納德躲在鏡頭後面看她的表演,視線不由自主的被她吸引。想來完片以後,電影院的觀眾也會像他一樣,莫名其妙地就會看她的臉。
這是為什麼呢?也許是構圖把她放在中間?也許是她本人比較高?不對,pj·索爾斯和戴·楊也享受過這種待遇,但是她們似乎缺少這種魔力。
應該是瑪麗富有活力的表情和動作吧?看上去非常真實,人總是會對真實的表情和動作作出反應。總之這個瑪麗有點東西,羅納德暗想。
“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