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銘想盡快跳過這個話題,隨便說幾句就好,卻見王德啞然失笑,搖了搖手指:“這個‘才’字用得好,用得妙,用得出神入化啊。”
咳咳,把最後一句換成用得呱呱叫更搭配……秦銘腦海中閃過一個奇怪的念頭。
這事都怪寧陌離。
日常歡樂,思路清奇,秦銘總是忍不住吐槽幾句。
而這時,王德笑眯眯說道:“你認為修行習武的區別在哪裡。”
天可憐見,別太高估我啊,又是這麼高屋建瓴的問題——秦銘覺得天賦異稟有好處,也有壞處。
比如現在。
像這種研究人員、科學家、煉氣士需要考慮的事情,秦銘撓頭,他又能有什麼建設性想法。
想來想去……
沒個頭緒……
還是照本宣科吧……秦銘道:“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側重的進化方向不同。修行是修心,開發腦部力量,干涉客觀物質,肉眼不可見,近似精神力意念力的東西;習武注重人體,是血肉之軀的進化。”
秦銘並沒有敷衍。
靈氣出現,修行與習武誕生,網路上,現實中,大多是這個觀點。
再者,《修行聚焦》、《習武有成》和《武韻風姿》全都提到過,闡述兩者的差異,那可是煉氣士武聖訪談嘉賓親口說的。
“靈氣出現的早期。”
“我曾經也像你這麼想的。”王德慢條斯理道:“但後來發現錯了,把修行之路想的太簡單化了……聽說你在破關後,冥冥之中有感悟,知曉自身破關所契合的心靈特性是誠信知報?”
“你可知。”
“誠信知報是十大傳統美德之一。”
“修行第一關,就像篩選器,無處不在的靈氣組成大網,通不過的人註定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眾所周知。
華夏民族的十大傳統美德依次是:
一、仁愛孝悌;
二、謙和好禮;
三、誠信知報;
四、精忠報國;
五、克己奉公
六、修己慎獨;
七、見利思義;
八、勤儉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