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臺上,新聞報道上,有關於武聖的資訊很少。
“那已經是超凡脫俗的人物。”
“龍不與蛇居,鳳不與雞舞,我確實太貪心了……習武進化第三境的武聖堪比A級進化者,論身份地位,恐怕不亞於那些知名企業家,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習武競賽無法引起武聖們的注意。”
秦銘邊走邊思索。
他純力435KG,即將擁有大武者千斤之力,有把握闖入決賽。
但在武聖眼中,宛如小孩互搏,無看點,無意義,收不收徒又如何?靈氣時代的開端,武聖就站在進化之路的巔峰,一覽眾山小,俯瞰億萬人,如同高高在上的君王。
當然了,君王是誇張描述,目前武聖還沒有軍事作用。
血肉之軀終究不如科技武器。
秦銘抬頭,看向紅綠燈,過了街又低頭注視手機,一篇標題是《武聖之後的進化是否還有路》的文章排在熱搜榜單的末尾,他點進去看了看。
“武聖的追求有二!”
“其一是開闢習武之路,向更高境界進發,追求血肉之軀的昇華……其二是修行,以及七位煉氣士!根據修行和習武的指導教材,武聖們也能修行,可以考慮兩條路並駕齊驅,至於武聖與煉氣士孰強孰弱,一定程度上是修行習武對比,透過個人的勝負,判斷出哪條路更有希望,更適合我們。”
“眾所周知。”
“煉氣大士鍾先生僅僅一位。”
“我們不能以鍾先生的標準衡量煉氣士階段……他山之玉可攻玉,武聖煉氣士切磋,不在於勝負強弱,是觸類旁通,互相借鑑,互相扶持,實現雙方的共贏。”
不知不覺之間,秦銘止住腳步,坐在人行道長椅上。
身後是個小公園,樹木繁多,鳥兒盤旋,幾個白髮老人在壓腿,還有舊式收音機播放歌曲。
他指尖下滑翻頁——這篇文章繼續探討武聖與煉氣士的合作好處,洋洋灑灑幾千字,又分析又舉證,彷彿以一個武聖的視角出發,十分精闢。
“天可憐見……”
“我連大武者境界都沒到,居然看的津津有味著了迷……”秦銘想起網上那些撒狗糧、秀恩愛的,都是一群單身狗鼓掌叫好。
以及‘網際網路有錢人遍地走’的現象。
由於網路資訊大爆炸,縮短了交流距離。以前只能見到村裡的富翁,但是憑藉網際網路,能看到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全國各地,好像沒個幾十億都不算有錢……秦銘啞然失笑,他一直盯著武聖、煉氣士,卻忘了自身位置,距離那個層次還有十萬八千里。
“路在腳下啊。”
他低頭,雙腳著地,有了一股踏實感。
習武第一境,以及如何完成修行第一關的養性事天鑄三觀,這才是現階段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