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文娛之跨界天王> 0463,上半場是高潮,下半場是巔峰(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463,上半場是高潮,下半場是巔峰(3) (4 / 5)

箏笛合奏的新曲子!

期待值一下拉滿。

雲峰和唐雨,一坐一站,一古箏一笛子,再現神仙眷侶組合。

“一首《梁祝》,希望大家喜歡。”

唐雨、雲峰一起報幕。

這是本場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子,也是雲峰為唐雨這個音樂會定製的最後一首曲子。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取材於民間傳說,吸取越劇曲調為素材,經由何佔豪、陳鋼於1958年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

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佈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

以“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由鳥語花香、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八相送、長亭惜別、英臺抗婚、哭靈控訴、墳前化蝶構成的曲式結構。

雲峰拿到之後,覺得華夏國的愛情故事,應該由華夏國民族樂器來演奏,於是就跟唐雨一起重新編了一版古箏和笛子合奏的。

觀眾們都屏住了呼吸,這可是壓臺曲目。

“嗚咽……”

一開始笛子模仿鳥的叫聲吹奏出一段旋律,接著古箏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美麗景色。

而全息投影也是全開,直接把這個畫面呈現在所有人的眼前。

沒等大家驚撥出聲。

古箏的深沉含蓄和笛子的輕盈柔和形成了對答,展現出梁山伯和祝英臺真摯純潔的友誼和互相愛慕的深情。

“每一個音符都充滿了甜蜜。”

“此時此刻,臺上的兩人化身成為了梁山伯和祝英臺。”

“愛情就應該像這樣浪漫。”

“好酸,想哭。”

“這樣的音樂會,看一次怎麼夠!”

……

觀眾之中,是情侶的、是夫妻的,紛紛依偎在了一起。

然而。

在美好之後,迎來了“抗婚”、“樓臺會”、“哭靈、控訴、投墳”這三個情節。

嚴峻的節奏、陰森的音調,快板與慢板的交替,訴說著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愛情的纏綿悽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