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套歷史過程,幾乎是社會衍變的必然,是一種“大趨勢”,而這種變化中,將會出現無數的問題。
林拓要做的,便是提前指明這條路線,以及發展中必然會出現的難題,然後將對應的解決方法告知他們。
這樣一來,當池國發展到了相應的階段,就可以避免走彎路。
一步到位,無需試錯,按照正確的路線前行。
此外,還有另一重心思,便是經由這次機會,為池國指明一條可行的路。
否則,驟然掌握了這麼多外來的知識,池國人很可能失去方向感。
而聖人的話語,起碼在這一代,接下來幾十年裡,能具有足夠的威懾力,以推動整個池國沿著這條清晰的發展路徑前行。
“只希望我今天講的內容,不會全然被後人拋棄……”
林拓心中嘆息,畢竟: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或許,他今日講的一切經驗,都未必會被遵從。
或許,池國的科技樹在某個節點,會點到別處。
但即便只有一小部分傳下去,也算沒白費力氣了。
至於為什麼是“三百年”,主要是沙箱外,距離工業革命也只過了二三百年。
收回思緒。
林拓清咳了一聲,吸引來無數目光,然後整理了下情緒,微笑著說道:
“那麼好,現在就開始上課,恩,關於未來三百年,我大致將其分為‘蒸汽’、‘電氣’、‘計算及資訊時代’以及……”
南山上,隨著林拓的聲音響起,那些茫然的學子幾乎是下意識地記錄起來,中途,看熱鬧的漸漸散去不少,但留下來的還是有很多。
一部分人有些無法理解林拓描述的一個個時代,以及變化。
還有一部分,則是目光越來越亮,心潮澎湃,難以抑制。
……
陶縣中,酒館茶肆裡幾乎沒了客人,也沒了交談聲,只剩下店主捏著抹布站在門口,望著空蕩蕩的街道,愁眉苦臉。
太陽緩緩劃過天空,天上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綜上所述,這便是我推測的,亦或者稱之為規劃的未來三百年大計,以改良農業為先決條件,逐步試點。
開設職業教育培訓班,過渡到輕工業階段,之後建立國營工廠,開放商業活動……開啟工廠化,城市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