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一下,如果有朝一日,可以透過購買面積,將整個地球都濃縮在沙盤中,那麼,林拓理論上就可以採摘全球。
“可是……這行不通啊……”林拓想了想,臉色有些發苦。
商城中的價格,一萬平方公里需要1000點,而自己只有98點……遠遠不夠。
就算將體內的以太全都吐出去,也買不起,除非慢慢攢,等攢到1000,再擴大面積。
可是,那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大概是感應到了他的情緒,腦海中再度浮現出新的資訊:
【方案二:利用衍化沙盤的“創造模式”,提供新的以太來源】
“創造模式?”林拓頓時將目光轉移到虛擬面板上。
這個模式就位於“觀察模式”下方。
卻是不清楚什麼含義。
下一秒,一大段解釋便化作資訊流,湧入他的腦海。
簡單來說。
“觀察模式”是觀察地球上的某片真實存在的區域。
那麼,“創造模式”,便是利用衍化沙盤,在地球上選擇區域,建立一個獨立執行的沙箱,或者說,將地球上的某個部分“切割出去”。
“隔離”開,作為一個獨立的空間。
利用沙盤的功能,從無到有,衍化文明,產生新的智慧生命族群……再透過現實與“沙箱”之間的時間流速不同,快速收割沙箱世界中的以太。
原理很簡單,可這個功能給予林拓的衝擊卻極為巨大。
“以地球上的某片真實存在的區域作為沙箱,在其中衍化文明,收割以太……至於玩這麼大麼?”
要知道,這並不是關起門來,自己鼓搗個沙箱世界那麼簡單。
林拓製造的文明是真實存在於地球上的!
並且,他在沙箱裡製造出的任何生命與物質,都是1:1 等比例地存在於地球上的。
一旦開啟創造模式,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都必然立即引發全球震動。
試想,如果林拓將整個南極洲作為沙箱……那麼,可能只需要幾十分鐘,南極洲神秘“消失”的新聞就會傳遍全球。
而一旦他將沙箱的隔離解除,人類就會愕然發現,整個荒蕪的南極大陸,已經變成了另一幅模樣……
這會造成多大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