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還是這一天
瀾:謝謝大家了。同學對我個人的理解,我真高興。我不可能因為—些而離開大家的。
瀾:我今天要回成都了。最快樂的國慶節要結束了。但在我—生中會留下美好的回憶!值得永久珍藏!
瀾:吳教授,心態好是-個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你應該給同學們多多傳授傳授哈。
bird:沉舟,你的敏銳令教授吃驚!只能忐忑與你交流兩句。從你“中文裡,有很多地方是把時間的‘前後‘弄反”的說法,感覺你應該是一個“未來主義者”,即面向未來的人。因為你是面向未來站立著的,且你把你面向的時間當成“前”,把你背向的時間當成“後”,所以,如果我們把“今後”中的“今”,或者“以前”中的“以”,看成是你站立著的人體本身,那你當然就會覺得“今後”其實是指向“今前”,而“以前”其實是指向“以後”。問題是,語言的意義和語言的形式絕對不都是一一對應的,也即,語言意義的“理據”很多時候不是來自於語言形式,而是建立於“約定俗成”。所以,嚴格說來,中文也好,英語也罷,它們在時間表達了都不存在“前後混淆”的問題。想來,可能的情況是:第一個使用“今後”和“以前”的人正好與你不相反,是一個“過去主義者”,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約定俗成地用“今後”來表達未來時間,用“以前”表達過去時間。
bird:與你相反
bird:@沉舟,見笑了哈。你那麼“文藝”、“人文”的思考,讓我做了這麼“無聊”的探討。所以,兄弟當是一個無趣的人。見諒喲!
bird:兄弟我
輝:兩個大神!
bird:@瀾?謝謝澤瀾!看得出來,澤瀾兄弟就是一個心態良好,心地善良,心胸開闊的人。假期就要結束了,願澤瀾生意興隆,一切順好!
bird:@輝?煩了嘜?
輝:繼續你們精彩的辯論哈
瀾:謝謝教授哈。祝你-切順風,一切順水、水到渠成,成就未來。
bird:@輝?如果你煩了,我們就繼續討論;如果你不煩,我就不討論了。
輝:@瀾?你的祝福是對年輕人的,對教授這樣已經成就了的人就過了時了。
bird:@輝?彪扯!學會領會心意!
瀾:沒有過時,未來還比較遙遠呵。本來就年青是嗎?
輝:都是等著抱孫子的人了,除了沉舟同學。
bird:@輝?我真的還很年輕。要不要照片嘛,我發給你一張,以作證明。
瀾:中.央.政.治局,還在等他,到時同學們好瞻光哈。
輝:家庭政治局還要努力吧?
瀾:阿輝,今天出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