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則勘破創新我早年的武俠謬論
徹天地人的密奧,修身心與日月齊輝,數十年來風行一時的武俠小說多視之為修行的宗繩,不泛有心有智的探索。然而,幾乎所有的主人公,都只從緣而學,從緣而進,更甚多者寄求於絕世靈藥,得以成就了成千上萬而又‘獨一無二’的天之驕子——不失可惜可賀。
然芸芸眾生,幾忘了‘創造’二字,豈不可嘆?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臥龍生,陳青雲,柳殘陽,蕭逸,東方玉,司馬蘭,司馬翎等等著書者,各操勝券,而又優劣自見。
武功之道,缺少新意,多見不驚,久見則厭。
唯可久譽者,情節、人物、思想、能力的新化也。後作則進益,才謂之不衰也。所以這些大作,有不世之傳,而非佳也。作品雖多,而少其表也,善哉!
主國大地,也應當有自己出色的武俠小說,不應只對港臺本類書束手無策。蓋民之好不可拗,眾之慾不可奪,是也。
尤其方今之時,傳奇文學大起,席捲文壇,數十年傳統的文學幾無立錐之地,就更不能妄加禁之。
且武俠小說能集各種文學內容於一爐,它的吸引力和探索性更強,更能啟人心智,給人精神力量和強力途徑。
當然,這得跟黃.色濫調分開!
這也是主國大地應當自生這派文學奇葩,並能更放光華的原因。
只要作者稍悉武道,文學修養和個人、社會修養較深,勘破“創新”一詞,分清情和色二字,出發點正確,就可以寫得較好。
高考預選上近半個月,我卻無心看書。一者我並不想考上,亦者看破了天地人的許多事理,是以這時注意的是這個領域,我雖不才,倒有心一試。
但需得有關方面的同意或支援。當然,我們容易眼高手低。
——這就是我幾年以來,看過上千冊武俠小說的心得之一線。能記下的往往是最無謂的,心底裡的才最為昂貴。
這樣的時光,令人好生難忘。
署名:陳月平於1985年6月繼望12時於床上窗前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