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養意境,對武者的要求很高,而習練百家劍術,抵達技之極宗師之境,對養意有巨大好處。
那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前人的經驗教訓,自然是有道理的,且陸銘從不認為自己的小遊戲系統能幫自己搞定一切,有些時候走一走尋常路,還是有必要且有好處的。
身為五品凝竅境,當陸銘再次翻開下品武學之時,只感覺輕鬆寫意如同清華學子回到了小學重新學起了加減乘除。
以指為劍比比劃劃,十分鐘內小遊戲系統便能收錄一門下品劍術。
從傍晚一直待到了深夜。
一樓的三十餘門下品劍法,便被陸銘統統掌握。
而此際,玄真已經離開了藏經閣,偌大的藏經閣內只剩下了陸銘自己一人。
青燈,古樓。
寂靜,寧和。
雖然暗中必有守閣人,但陸銘又不會做什麼壞事,自然也就無需理會了。
邁步走上了二樓。
一本本中品秘籍便映入陸銘眼簾。
大玉羅漢拳,金鐘罩,龍象般若功,一葦渡江,金剛指……
等等等等琳琅滿目,彰顯大宗底蘊。
然而陸銘能學的,同樣也不多。
左右觀瞧挨個翻閱,陸銘也不由沉沉一嘆。
“法玄寺的路子,跟我不是很搭啊……”
……
法玄寺乃是佛門正宗,上檔次的武功都需要有佛性通佛理。
這個陸銘顯然是沒有的。
且法玄寺的功法路子走的是剛猛路線,輕功方面他們並不擅長。
二樓內唯一一本無需佛理的輕功,乃是一葦渡江,卻只有六品,陸銘觀之覺得與雲渡江效果重疊,便不準備在這項功法上浪費什麼精力了。
且法玄寺擅拳腳、棍棒,刀法也可以,劍法卻是真不行。
選來選去的,陸銘也只找到了一門自己能學的劍法——金剛渡難劍法(五品)。
能學,乃是因為這門劍法無需佛理。
但這門劍法的風格仍舊與陸銘的路子不是很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