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潤生此時膽子也大了起來,他挺起胸脯,給自己暗暗打氣。
又聽他說道:“好教陳大師知道我的想法,我和您的學生們一起造船,也學到了許多有用的知識;我最後明白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即能幫我解惑,也能幫我打破在在船舶知識提升上存在的瓶頸;這些知識就是我想要學的知識,所以我就跟著他們屁股後面請教學習,不懂的一定要刨根問底地問個明白,因此讓他們厭煩了。”
此時他說到這裡有些不好意思,就用手撓了撓頭髮,身體有些不自然地扭動,一副渾身不得勁的樣子。
陳啟明就笑著說道:“郭潤生,你也不必緊張,好學好問是好事,值得表揚;但是你的做法不對,在工作的時候,可以相互請教學習,但是不能過了頭,而給他人帶來困擾,從而影響了他人的工作。”
他又問道:“郭潤生,我考較一下你掌握的知識,若是回答的好,你將會有驚喜。”
郭潤生頓時面情嚴肅,身子挺直,眼睛直視前方,一副接受考問的架勢。
陳啟明就問及了一些關於船舶建造方面的知識,郭潤生都對答如流。
他有考較了郭潤生一番蒸汽機方面的知識,以考察他的自學能力,他都侃侃而談,頗有見識。
陳啟明對郭潤生的表現頗為滿意,就問道:“郭潤生你是否願意成為我的學生?”
郭潤生一聽,頓時喜出望外,剛要回答,就聽見一個氣憤的聲音響起,他聞聲回頭一看發話之人竟是陳明誠。
只聽他氣沖沖地說道:“好你個陳啟明,竟敢從我手裡搶人,我早就準備收郭潤生為入室弟子了,你竟然要橫插一槓。”
陳啟明聽了,頓時哈哈一笑,就反駁道:“他現在不是還沒成為你的弟子嗎?所以沒有先後之分,我們都一樣的競爭機會,再說到我東京大學堂深造,要比窩在你身邊要好。”
陳明誠一聽頓時怒了,連忙反駁,只見兩人唇槍舌戰了一番,誰也說服不了誰,郭潤生儼然成了一個香餑餑,兩人都想爭奪。
此時外邊突然響起一個聲音,說道:“陳教授和陳大匠所為何事爭吵啊,大老遠就聽到你們的吵鬧聲了,不如說出來,讓我評評理。”
屋裡的兩人一聽頓時就像被掐了脖子一樣,嗓子裡的話頓時憋了回去。
他兩個人都聽出了來者是誰了,連忙起身去迎接。
說話的人正是孟鳴,他和盛名在工地上轉悠,也在給盛名洗腦,讓他加入自己的團隊。
現在孟鳴深覺自己身邊能頂大梁的人不夠,自己的產業規劃,這八年來就是心裡想到那裡就做到那裡,這東一錘西一棒子的,從來沒有個規劃大綱,所以孟鳴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制定出一個長遠的計劃,就以建設上海新城為契機,搭建起自己的團隊班子。
盛名為官多年,曾是主政一方的朝廷大員,也頗有才幹,更有豐富的地方治理經驗。
他雖然已經丟官去職,但是在朝堂也廣有人脈,也頗有政治頭腦,也精通厚黑之學,所以孟鳴就準備讓他成為自己的智囊,聘他為孟氏集團的供奉。
盛名已經被說得動了心,孟鳴也不是忽悠他,孟鳴的上海新城的規劃藍圖,無論是邀請誰去參與主持,誰都會動心的。
孟鳴給他帶了一個高帽,盛名其實也有這個能力,讓他坐鎮主持上海的城市規劃建設,協調方方面面的關係。
最後盛名同意了,孟鳴也是喜出望外,自己班底終於迎來一員強將。
兩人興致正濃,一路走一路交談,一起交換彼此的想法和意見,以取長補短,都受益匪淺。
這不兩人就溜達到了陳啟明處,就聽到了裡面的爭吵聲,所以就前去一探究竟。
屋裡的兩人聽了就急忙出門迎接,孟鳴和盛名然後走進了陳啟明的辦公室,孟鳴就問起了兩人爭吵的原因。
陳啟明就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孟鳴一聽就樂了,他也看向了郭潤生,只道是兩人都發現了同一個心儀的人才,所以也都生出了 爭搶之心。
郭潤生並不認識孟鳴,但是他也頗有眼力,他看出剛進來的這年輕人的不凡,屋裡的眾人隱隱以此人為首。
孟鳴就問他道:“郭潤生,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