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仁宗趙禎和一同前往的重臣,看到了火炮的巨大威力,他們心裡頓時大定了。
第二天早朝,趙禎對大遼的興兵南犯之事,態度頓時強硬起來,他拒絕和談,下令向河北路的宋遼邊境增兵,堅決回擊大遼的挑釁訛詐行為;同時責令西北邊境也加強戒備,防止西夏火中取栗,趁機偷襲。
但是大宋朝堂上諸多重臣都是持反對意見,就是想規勸趙禎放棄迎戰 的念頭,派人和大遼和談,儘量避免宋遼兩國再燃戰火。
此時同平章事呂夷簡就向前說道:“官家,微臣已經得到訊息,大遼的使團已經進入了大宋境內,十日後就能到達東京了,到時我們一探遼使的和談條件,再做定奪。”
寇準卻反駁道:“呂相,我們不能被動消極地等著遼使到來,而不做防範;和談不是我大宋被大遼牽著鼻子走,更不是“盡大宋之物力,結與遼國之歡心,”和平從來不是靠耍嘴皮子得來的,它是實實在在從戰爭中爭取來。”
他又說道:“若是遼軍膽敢進犯,大宋要狠狠的打,大宋將士在前線打的越好,我們在和談中就會挺起腰桿子,盡力維護好大宋的國家利益。”
孟鳴此時出列說道:
“官家,微臣針對大遼的興兵南犯,有三個論斷:
其一,遼國現在就是個紙老虎,外強中乾,他國內反戰的呼聲很大;
其二,大遼當然很傲慢,能不講理的時候一定不會講理,若是它講理了,就一定是被打痛,被逼不得已了;”
其三,可讓的或者不能不讓的,看準時機讓,大遼蠻不講理的時候不能讓步,虛張聲勢的時候不能讓步,不起作用的時候不能讓步,讓步時必須能扭轉局勢才行。”
孟鳴又補充說道:
“有道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以戰止戰,不能坐以待斃。
弱勢條件下強勢反擊打走敵人確保國家安全,集中優勢兵力重點突破僵局。對敵之間如果我方的攻擊手段使對方構成了真正的威脅,就會產生震懾作用,引起對方重視,不敢輕易回擊。
否則不痛不癢的攻擊,只會導致對方變本加厲的反擊,所以提出以戰止戰的戰略思想。”
這時樞密使薛奎出列說道:“孟學士說道好,好一個“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真是精闢之言呀。微臣贊同寇學士和孟學士的觀點,對於大遼膽敢進犯,就必須打痛它,讓它覺得“老虎屁股摸不到”,只有讓它付出慘痛代價後,大遼才會長了記性的。”
這時朝堂上的主戰的聲音佔了上風,趙禎頓時情緒高漲,他和太后商量了一番後,就下令向宋遼邊境增兵十萬,又派了樞密副使章得象前往監軍。
這時參知政事錢惟演突然向前奏議道:“官家,微臣有一提議,現在新軍已經組建完畢,也訓練了不少時日了,也讓新軍趕赴前線,接受一下戰火的洗禮,就會成為一支真正的勁旅。”
孟鳴一聽頓時覺得錢惟演居心叵測,想拿新軍開刀,因為新軍剛過了軍訓期,就是一群未見血腥的新兵,讓他們這時上戰場,無疑是想讓新軍上戰場送死。
樞密使薛奎也看出了錢惟演的險惡用心,剛想開口反對,就見孟鳴對他頻使眼色,所以就將到嘴的話就咽回了肚子。
孟鳴覺得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畢竟朝堂上下對編練新軍、提高軍人地位的反對聲不斷,新軍必須儘快展示出強勁的戰力,證明自己的不負厚望的實力,才能打消洶洶地反對之聲,贏得世人對軍人的尊重和另眼看待。
楊文廣此時也參加了這次早朝,他就站在孟鳴的身邊,孟鳴也看到了他面露難色,也知道他的憂心顧慮。
孟鳴小聲勸慰道:“仲榮兄,我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畢竟那些老頑固們是我們新軍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所以我們新軍必須應對挑戰了,打出新軍的威風,回擊這些老頑固一記狠狠地耳光。”
楊文廣也知道錢惟演人家耍的是陽謀,自己只能乖乖往坑裡跳,而且不能打退堂鼓。
楊文廣出列,然後就半跪在地,雙手抱拳,向趙禎行了一軍禮。
就聽他高聲說道:“官家,末將特來為新軍請戰,新軍一定會“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