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之大宋浮生錄> 第九十二章 船幫暫封禁 明教忽浮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 船幫暫封禁 明教忽浮現 (1 / 2)

那位光頭老者也回到家,只見他在書房裡寫了一封信,然後叫來家丁,讓他去送信。他在書房裡來回踱步,正在尋思著事情。突然他停下來,走到在書案旁,然後書架整理一番,然後在牆上拿下一塊磚,裡面有一個圓形的機關,他使勁擰了一圈,只見牆體裂開,露出一扇小門,他躬身進去了。

裡面是一個小秘室,不是很大,六尺見方,他打起火摺子,點起了一根火燭,頓時室內亮了起來,裡面掛著一幅彩色絹畫。

該畫長約七尺(約兩米三),寬幅兩尺半(約八十厘米),摩尼教繪畫,畫面內容可分為五個層次。最上層表現天界,正中為一宮殿,內容為光明處女及其扈從訪問天界;第二層居中有摩尼教神像(很可能是摩尼本人),右邊有兩個穿著白服的摩尼教選民(僧侶),一個坐著,可能正在說法,另一個站著,當為助手。左邊穿紅衣坐著的當為聽法者,站其側著黑衣者當為其侍者; 第三層分成四個小格,分別代表中國社會士農工商四個等級;第四層描繪的是摩尼教概念中的陰司審判;第五層,即最下層描繪的為地獄景象。

在裡面有一個塑像,應是摩尼坐像, 高1.52米,寬0.83米,面龐圓潤,耳大眉彎,長髮披肩。身著無扣寬衣,雙手疊放在盤腿上,掌心向上。面部呈青草石色,手顯粉紅色,身為灰白色,全由天然石色構成。背雕毫光四射的紋飾,塑像後面雕刻十六個大字:「清淨光明 大力智慧 無上至真 摩尼光佛」,世稱“摩尼光佛“

先說說一說摩尼教,武則天延載元年(694),波斯人拂多誕帶著的《二宗紀》來朝,摩尼教開始傳入中國,但也有許多學者認為此前已在中國民間流傳多時。摩尼教的根本教義是“二宗三際”,即“光明”與“黑暗”為二宗,三際指“初際”“中際”“後際”三個階段。

該教認為光明與黑暗是世界的本源,光明王國潔淨、和善、快樂,是美好的所在,而黑暗王國則充斥著汙穢、毒惡、愚痴、殘暴,是邪惡的化身。認為經過三個階段的鬥爭,光明最終能戰勝黑暗。

從教義來看,摩尼教具有強烈的末劫思想與拯救世人的思想,這些對於日後與中國民間宗教融合都是必不可少的。該教又有鬥爭哲學的內容,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來臨,故敢於造反,屢有反抗政府之舉,所以在不為朝廷所容。但是大宋尚未對其封禁,但嚴厲限制其傳教。

宋代將摩尼教翻譯為明教,明教將教義簡單歸納為“ 清淨 、光明、大力、智慧”八個字。為了迎合民間的需要 ,更加發揮其追求光明、善良、儉樸、友愛的道德觀念。教眾中有農民、秀才、吏員、兵卒、綠林好漢、江洋大盜、武林俊彥等。

教徒白衣烏帽,秘密結社,共同尊奉明使為教內尊神。

當時因為處於秘密結社狀態,為了避人耳目,免遭官府的查禁,於是教名也有了多種別稱,在兩浙路的浙江稱摩尼教、福建稱明教,淮南稱“二檜子“,江東稱“四果“,江西稱“金剛禪“。在這裡作者統一採用“明教”的稱呼。

由於教義簡單明瞭,頗受勞苦大眾的歡迎,所以在揚州船幫也有極多教眾,大約佔了船幫人數的一半之多,這位老者名叫林廣安,就是揚州之地明教的掌教,所以他也是在揚州船幫中地位崇高,頗受上層敬仰。

只見這老者先是淨手上香,換上白衣黑帽,然後就端坐在蒲團上,雙目微閉,雙手合攏在胸前,嘴中念著懺悔詞:“……如果他竟相信荒唐的敵對之法,如果他是個妒忌的異教徒,是個進行虛偽禱告之人,那麼為了理解和知道….,就必須…..”。

然後又唸了摩尼教經典《下部贊》“嘆明界文“說:“光明普遍皆清淨,常樂寂滅無動詛。彼受歡樂無煩惱,若言有苦無是處。常受快樂光明中,若言有病無是處。如有得住彼國者,究竟普會無憂愁。處所莊嚴皆清淨,諸惡不淨彼元無;快樂充遍常寬泰,言有相陵無是處。”

林廣安禱告完畢後,就起身離開了,出了密室回到書房中,他在書房中考慮著揚州船幫的事,不一時家丁就領著是十個人來到了書房中,有八男兩女,這十個人都身穿白衣,頭扎黑色方巾。

他們見了林廣安都躬身下拜,齊聲說道:“屬下,參加主教大人。”

只見林廣安伸手一抬,說道:“諸位堂主免禮”,接著他讓家丁搬來座椅讓這十人都坐下。

他說道:“諸位,本主教叫你們前來,有要事相商的。”

他把揚州船幫的禍事給大家講了一遍,並把保護船幫主事周全之人的設想也一併告訴了他(她)們。

他指著一位青年貌美女子說道:“張妙娘,我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朱雀堂了,你那裡要盡派高手前去。必要時可擊退官差。”

這位張妙娘起身領命,其他九人各有任務,其中另一中年女子被派去官府刺探訊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