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之大宋浮生錄> 第七十章 燕妮大相國寺上香 許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章 燕妮大相國寺上香 許願

此時的大相國寺也是燈火通明,走進寺門,一片古色古香、金碧輝煌的古建築群便映入眼簾。進入寺內,只見鐘樓、鼓樓佇立東西兩側。裡面竟也有夜市,據宋王栐《燕翼詒謀錄》載:“東京相國寺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趨京師以貨物求售、轉售他物者,必由於此。”

耶律燕妮似乎對這裡挺熟系的,她引著孟鳴來到一佛殿。在殿門前兩側各有一個大的三腳圓形銅鑄的香爐,高約一米,直徑約兩米,香爐前一週都有兩層臺階,不管去哪個寺廟,只要看到兩個香爐,燒右邊香爐,是保香爐。左邊香爐是故香或者說是冥香。除了左邊的香爐是為過世的祖先求菩薩超度故者的。其餘保香許願香還願香等燒右邊的香爐。只見耶律燕妮要了三支香,走向右邊的香爐然後點燃,用左手插入香爐,一炷香插中間,二炷香插左邊,三炷香插右邊,然後賞了香火僧一百兩香火錢,只見這僧人臉色微露喜意。

耶律燕妮上完香後,來到佛殿,進殿之前,她先淨身心,洗淨雙手。佛殿有一正面,邊上有一小門,一般拜佛之人不能走大門,只能走小門。只見殿內中央立著觀音菩薩像,菩薩左邊肋從是善財童子,右邊肋從是獻寶龍女;進入大殿後,中央單獨拜墊是方丈和尚禮佛之用,不可在上禮拜。應該在兩旁的拜墊禮佛。凡有人禮拜,不可從他前面經過。

此時耶律燕妮開始參拜菩薩了,只見她跪拜菩薩的動作竟有一套嚴格流程:

第一、站立輕輕合起雙掌,雙眼注視合掌的指尖,站於蒲團之前,兩足作八字式。

第二、先右掌向下,按於蒲團之中心,左掌不動,兩膝跨開,跪於蒲團上;再左掌按於蒲團之前左邊;

第三、右掌從中心移於蒲團之前右邊,兩掌相離六寸許;以頭按於兩掌中間之蒲團上。第四、以兩手掌向外邊翻轉(手心向上是手中託著蓮花。意在以兩手承佛足,頭面接足禮;

第五、兩手曲指反轉,仍按於蒲團之原處;頭離蒲團由伏而起;右掌移於蒲團之中心。

第六、先左掌離蒲團,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狀;右掌用力撐起(兩膝同時離蒲團,合於左掌當胸,此為一拜。耶律燕妮動作莊重而虔誠。

她父親遼聖宗耶律隆緒崇尚佛教,聖宗小字“文殊奴”,來自於佛教,意味很深。聖宗多次舉行飯僧活動。統和元年(983三月聖宗幸甘露寺,同年五月幸興王寺,統和六年(988四月幸南京名剎延壽、延洪二寺,統和八年(990三月幸盤山(在今河北薊縣諸寺,統和十五年(997四月再幸延壽寺,嗣後開泰元年(1012正月幸興王寺,開泰八年(1019十二月遊幸在南京建成的開泰寺。可以想象,聖宗舉辦佛事供養、遊幸佛寺的活動是何等頻繁。 耶律燕妮也深受父親的影響,所以對禮佛的諸多禮儀都是悉數掌握的。

接下來就是寄名了,為祈求菩薩保佑自己,將自己的姓名、住址、出生八字、祈求何事,然後用紅紙墨筆書寫,加蓋寺廟的三寶印,在貼於菩薩的座下,就會顯靈。

然後就是還願了,意為求菩薩保佑自己心想事成後,兌現對菩薩許下的諾言。一般還願時一重塑金身、施捨長明燈、捐獻功德等方式來感謝菩薩。事後一定要兌現,否則就會再求不靈或者將受神佛的懲罰,只見耶律燕妮在唸念有詞。

接下來她開始打卦了,卦為新月形狀,分正反兩面,外突內平,外面為陰內面為陽,她將卦筒轉了幾下,然後高高一拋,連打了三輪卦。一陰一陽為聖卦,兩個陽面為陽卦,兩個陰面為陰卦,一連打三次聖卦為佳。她卻見打了三次聖卦,頓時喜笑顏開。

最後就是抽籤了,只見一個接待僧給拿來一壺竹籤,籤為長條竹片,似劍形,內附有紙質籤文:分為上上、上中、中、中下、下下五種籤。此時耶律燕妮求的是婚姻,只見她雙手捧著籤筒,不停的搖筒,隨後搖出一支籤來,她撿起竹籤,從裡面取出一張小紙條,就是籤文的註釋,上面寫著:“山重水複兮無路可行矣,柳暗花明兮又見一村。”她把籤文交給旁邊的一個鬚髮皆白、慈眉善目的老僧,請他解籤。只見老僧看向她問道:“女施主神色專注,面露桃花,求的應該是姻緣籤呀?”耶律燕妮扭捏稱是,那老僧微笑說道:“那老衲給講解一番吧,你中意的郎君眼下和你的關係就像千山萬水環環繞繞,似乎擋住了前去的路;但是在深綠的樹木和色彩鮮豔的花兒後面,卻又看到了一個小村莊。女施主可否明白。”耶律燕妮說道:“大師,小女子是似是而非,覺得不像下籤,還請大師解惑。”那位老僧說道:“女施主一看就是身份高貴,可能會被俗事纏繞,身不由己,但是隻有女施主不論前路多麼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固守本心,就能“絕處逢生”,就會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定能得償所願的。此籤應該是上中籤。” 耶律燕妮一聽就明白了,頓時欣喜不已。

孟鳴在外面有些等不及了,也想進殿來,他此時身上有泥汙,手裡拿著條羊腿,門前的小沙彌頓時不能他進去,直說道:“施主您衣冠不整、滿身泥塵,即沒淨身心,也沒淨雙手,還手持葷羶之物,定不能讓你進去褻瀆菩薩的。”孟鳴一聽火大了,這幾日不順,心情也是不爽,當時就反駁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佛門如海,有容乃大,為何拘泥於皮囊、表象呢?”殿內的老僧也聽到了孟鳴的話,就說道:“濟清休得無理,這位施主說的好啊,出家人不能只看表象,你著相了,讓這位施主進來。”孟鳴就一幅不在乎的樣子,拎著羊腿就進了大殿。只見有位老僧在向他頷首,孟鳴也忙向他行禮。老僧看著孟鳴說道:“施主頗懂禪理呀”孟鳴說道:“這只是小生的一番謬解,不上大雅之堂。小生以為佛性人人皆有,心中有佛,見性成佛,皆指人心,不拘修行。”此時的禪宗並沒記載六世祖慧寫過《菩提偈》,孟鳴就抄襲了一下《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只見那位老僧一聽到這首《菩提偈》,就急切說道:“施主慧根精深,定是我佛家大能轉世,可願皈依我佛,到時可達大圓滿境。”孟鳴一聽,直覺這老僧真是扯淡,自己哪懂什麼佛法。就是在前世網路資訊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他在也看了些佛理的書,眼下就是現學現賣而已,不過是純屬忽悠罷了。再說孟鳴有兩個如玉嬌妻,還有剛出生的兒子,他怎麼會出家呢。

孟鳴急忙拒絕道:“大師在下六根未靜,紅塵未了,上有父母,下有妻兒,所以不會出家做和尚的。再說了大師著相了,見性成佛,皆指人心,紅塵中亦可成佛。”孟鳴說完後看向那老僧,老僧也陷入沉思。最後他好像頓悟了,就對孟鳴說道:“施主一語驚醒夢中人,老衲頓悟了,施主是紅塵中人,和我佛應是無緣了。施主還和這位女施主有一段姻緣呢,老衲怎能棒打鴛鴦呢。”耶律燕妮此時嬌羞地看著孟鳴,一臉幸福狀。孟鳴暗怪這老和尚多事,火上添油。老僧此時也看出孟鳴的不喜,便說道:“這位施主,你和這位女施主有千年因果,這世輪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你和這位女施主註定是夫妻命的,還望施主珍惜。否則有違天意呀。”

孟鳴也低頭不語,先等時機回家再說,最後耶律燕妮終於放他回家了,還一副依依不捨的模樣。孟鳴回到家中已經半夜了,他去玉蟬那兒看了看,她還等著他,沒有睡,兒子卻早已酣睡了。兩人就說了會話,便相擁入睡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