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之大宋浮生錄> 第十章 東京我來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東京我來了

十天很快就過去了,孟鳴一家人就要啟程了,梁知縣來送了孟鳴,他高升了,做了濰州通判,由六品升到了從四品,連升三級。魏知州走了,他調到開封做了少尹,雖然還是四品,卻成了京官,接近中樞,不可同日而語了。爺爺叔伯都來了,大家有些傷懷,要分離了。有些女眷淚雨婆娑,不忍離別。李公公來催了,他也急著回去覆命。孟鳴一家人坐上朝廷安排的馬車,向親朋揮揮手,朝著東京進發了。從北海縣到開封左右一千二百里的,路上得走差不多半個月。臘月初十能到東京。現在天寒地凍了,走官道還快些,晚上就住官驛。這一路顛簸,每個人都很累,盼著快到。

走了十三天了,孟鳴昏睡中聽見馬伕高聲叫道:看見東京城了,孟鳴忙開啟車窗向外看去,遠遠望見高聳巍峨的城牆,城牆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門上有兩層飛簷城樓,城門外有一吊橋橫跨護城河。他一家人從外城的東城門過去,東牆有兩個城門,聽李公公說到,南面的叫朝陽門(新宋門),北面的叫含輝門(新曹門)。這一家人走含輝門,穿過城門,此城牆地基估計有30米,城牆高十三米,進入城內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出現在眼前,寬約三十米。雖然是冬季,還是車馬擁擠,人流川息,街道兩旁的店鋪鱗次櫛比,大都是兩層的樓閣。聽李公公說這條街叫樊樓街,聞名遐邇的樊樓就在這條街上,車慢了下來,外面的聲浪彷彿能把人撲倒,彷彿又回到了前世的大都市的鬧市中。這條街有各類的門面,一是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各種奇珍異寶專營店;二是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市井服務行業的門面;三是專供各種歌舞、說唱、曲藝、雜技等表演類的瓦舍、勾欄。我們穿過擁擠的車流、人流,走了半個時辰,看到前後左右中五座唯一四層高的樓房的建築,在店面門口的上方掛著一個大大的牌匾,上面寫著“樊樓”兩個鎏金大字,這就是傳說中的樊樓。我們到了十字路口,一條更寬的南北走向的街道出現在眼前,是皇建院街,寬約三十步,一家人掉頭向北,走了百丈有一東西巷子,十步寬。走進去第三個門,就停下來,只聽李公公說:“孟侯爺,到了,你們的府邸,裡頭都安排好了,直接入住,不用添置家用,官家還遣了五個宮女過來伺候,廚娘、雜役、護院都有,您可以休息三天後去面聖。就這樣,我回去交差。侯爺再見”說罷一蘭花指向孟鳴一搖,就離去了,孟鳴一陣惡寒。

孟鳴站在他的新家門前,看著高高的氣派的門樓,上面的牌匾上寫著“孟府”兩個字。門前兩旁各有一石獅子。一看像勳貴之家。門一主門和一側門,孟鳴家的的車穿門而過。裡面的樓榭亭臺,佈景似園林,假山池塘、客房書齋、曲橋迴廊等建築無不玲瓏精美,佔地大約二十餘畝。房舍有近四十間。他爹孃直接看呆了,嘴巴張的能放進雞蛋,李先生也不淡定了。此時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人走過來道:“侯爺,我叫焦富,這裡的主事,向您交付房契、地契、印綬,府裡一僕役的名單、家裡盤點明細,請您過目。”孟鳴交給他娘收好,就對焦富說:“焦主事,你可願意留下來,如願留下來,就做我侯府的大管家,家裡的僕役都交你管,家裡的採買一併管起來,如何?”只見焦富一喜,急向孟鳴叩拜道:“多謝侯爺接納,我焦富定為侯爺鞍前馬後,鞠躬盡瘁”。孟鳴舉手一抬,讓他起來,讓他去理順家裡的俗務。我也累了,然讓眾人選好房間,各自休息。孟鳴也讓李先生在我府上住下,我府中有一獨院可住,就讓李先生一家住在哪兒。安排完畢,大家休息調整一下。

今天臘月初九,昨天修整一番,孟鳴一家人和李先生一家坐在一起聊聊天,新的環境、新的氣象,得有新的規劃。現在官家賞了孟鳴家紋銀一萬兩,黃金千兩,加上家裡的四千兩,庫裡的絲綢錦帛、奇珍珠寶挺多的。衣食尚無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能閒在家裡沒事幹呀,爹才三十出頭,爹也不想閒著,想謀劃點事做。我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趁著還有兩天的空,去外面看看。

孟鳴讓焦富給他做嚮導,畢竟人生地不熟的,況且孟鳴還是個路痴。他倆出了門,沿著巷子走,才知道他家在的這巷子叫北講堂巷,可以向東通到南北走向的趙十萬街,北講堂巷到南面有條南講堂巷,到北面有條界身南巷,這片區域住的是顯貴之家,北講堂巷第一家已空置,而第二家是開封府尹馮拯家;第四家是劉美的府邸,皇城司提轄;第五家是李迪家現任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了巷子,到了皇建院街,向南沿著路東側走,看見一家印書房,叫墨涵印刷鋪。我進去一看,還是雕版印刷,印經義的居多,也印雜書。現在的書挺貴的,一套四書五經的近百兩銀子,一本論語五兩銀子。活字印刷沒出現呢。對了可以開一家印書房,讓爹去經營。

又到了樊樓,樊樓是東京標誌性的建築群,五樓之間又有飛橋供人來往,樓內有有走廊供人上下,讓五座樓成為一彼此相通的整體。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樊樓“宣和間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朱簾繡額,燈燭晃耀。”每到東京上元燈會,樊樓屋頂每一道瓦楞間各放蓮燈一盞,夜色中的樊樓格外靚麗嫵媚。‘’城中酒樓高入天,烹龍煮鳳味肥鮮。公孫下馬聞香醉,一飲不惜費萬錢。‘’樊樓的美酒佳餚,譽滿京城。

正值中午,當孟鳴步入樊樓,廊道里有妖豔的舞娘數百,花枝招展,等待酒客呼喚,望之宛若神仙。我只有十歲好不好,有心無力。到櫃檯交定金五十兩,定一雅間,走進去一看,原來客房皆朱簾繡額,內掛名人字畫。擺放四季鮮花,燃香獻茶,真是富麗堂皇。孟鳴讓焦富回家叫家人和李先生一家來用餐。先點菜吧,酒樓夥計報了菜名,又想起了前世相聲中的報菜名,便點了幾個菜品:羊肉泡饃、三鮮筍炸鵪鶉、鱸魚羹、醬豬肘子、火腿蓮子豆腐羹、炙羊肉、冰酪、軟酪、炸蟹、蓮花鴨籤、虛汁垂絲羊頭、入爐羊、羊頭籤、鵝鴨籤、雞籤、盤兔。正式上菜之前,會有非常好看的“看菜”擺於桌上,只許看不許吃,吊足了客人胃口。又要了樊樓自產的酒“眉壽”和“和旨”,眉壽取自《詩•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寓意健康長壽;和旨取自《詩•小雅•賓之初筵》:“酒既和旨,飲酒孔偕。” 意為醇和而甘美。

孟鳴在等待中,忽然聽到臨近的房間傳來歌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在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這不是自己寫的《水調歌頭》嗎?這麼快就就傳到東京了,又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同叔弟,你覺得這首詞怎樣啊?和你的小園香徑獨徘徊不一個意境,這是我主持濰州州試的時候,一個生員寫得,還成了案首,只有十歲。”孟鳴一聽果然是魏知州,不現在是魏少尹了。他尋聲過去,然後敲敲門說道:“是魏少尹嗎?孟鳴特來求見的”門猛然開啟,不是魏大人是誰,魏忠平一把拉住我說:“真巧呀,說曹操,曹操就到,來同叔我給引薦一下,這就是明月幾時有的小作者,北海孟鳴,10歲”,看見一個俊美的青年男子,神采飛揚,眼神清澈明亮,一身青色便服,腰間一束帶,掛一玉佩。一身正氣的樣子。孟鳴打量他,他也在打量孟鳴。魏忠平也給我介紹:“這是我師弟晏同叔,廿六歲,撫州臨川人,翰林學士,左庶子。”原來兩個人都師從剛去世的陳彭年。晏殊也熱情的說:“孟鳴弟,年齡還這麼小,文思這麼出眾,真是羨煞旁人。”孟鳴也說道:“同叔兄堪稱我輩的楷模,五歲譽為神童,14歲和來自各地的數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同叔兄的神色毫不膽攝,用筆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官家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倆人正在寒暄客套,旁邊的魏忠平玩笑般的打斷了我們的對話:“別客套了,有沒有考慮我的感受啊,要不你倆切磋一下。”他倆人異口同聲地說:“文無第一,相互交流指正才行!”魏忠平說道:“我提議,今天我看見園林裡梅花開來了,請兩位就以梅花為題寫一首吧”。說完叫來夥計,拿來紙墨筆硯,真是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他們讓孟鳴先來,我就先寫首詞《卜運算元.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接著又寫了一首詩《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孟鳴寫完後把筆放下,轉身站在一旁。兩人久不言語,把這兩首詩詞看看又看,最後都說好,晏殊說:“鳴哥,我就不嫌醜了。我佩服之極,這兩首詩詞,都是上上之佳作,足以流傳後世的。”

接著這二位向孟鳴討要詩詞,孟鳴說:“拿去,你們自己去分吧”。兩首都是佳作,挑那首?兩人正糾結呢。門外進來一老者說道:“叨擾三位客官了,我是樊樓的主事,聽說小郎君寫了兩首詩詞,是上上佳作,能否容老夫一觀。”孟鳴等人就允了,他俯身看了一番說道:“傳世之作,我樊樓有個規矩,凡是有貴客有佳作者,都免去飯資。這兩首詩詞可否贈與我樊樓呀”這兩幅我答應給那兩位了,怎好收回。孟鳴和這主事說了這種情況,他說我能否再寫兩幅呀,孟鳴答應了,就提筆又寫了兩幅。孟鳴家人已到了,他也向兩位告辭了。

孟鳴到了自己的雅間,就看見家人和李先生一家都坐下了,就把剛才發生的事講了一遍,李先生又問了些細節的東西,大家開動起來,大快朵頤。姐姐妹妹從沒見過這些好吃的菜品,在此期間,娘提起了孟鳴和玉蟬的事,想和李先生通通氣,李先生說起那天孟鳴吐血昏迷的事,其實李先生是想逗逗他的,他也看出孟鳴對玉蟬的情義。但李先生覺得玉蟬比我大三歲,孟鳴又年齡小,本想試探一下,沒想到他竟然大受刺激,竟吐血暈過去,用情竟然如此之深。玉蟬也對孟鳴情根深種,也願意玉成其好事。李先生說有些事他覺得很奇怪,孟鳴和玉蟬同一天的同一時刻出的事,都差點身死,也未免太巧了,兩個人算是共患難了,可能是天意如此吧。最後兩家長輩一致決定先訂婚,等孟鳴年長些再成婚。孟鳴估計自己得十八才能成婚,八年的等待期。

回家後,家人就和李先生一家找了媒人先把孟鳴和玉蟬的婚事定下來。婚禮的流程一般都是“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大宋時期,女子的適婚年齡是14 歲到20 歲;男子是16 歲到30 歲,我和玉蟬由於不到法定成婚年齡,先進行前五步:

一、納采:這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何用雁?雁為候鳥,取象徵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了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二、問名:是求婚後,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三、納吉: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訊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發展到用戒指、首飾、綵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故又稱送定或定聘。

四、納徵:是訂盟後,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後來,這項儀式還採取了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或受聘後,將女家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五、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結婚日期, 備禮到女家,徵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往往和過聘禮結合起來,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

玉蟬正式成了孟鳴的未婚妻,他心裡挺激動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