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先修上山的石階?」老人問道。
李修元嘆了一口氣道:「既然村民們想要上山見佛,自然要先修路了。」
初二到初四,每天都有村民上山來聽李修元唸經,為大家說法,老人每天都要讓鎮上的村民做上一些素餅送到寺裡。
初五,一幫工匠們坐不住了。
紛紛來了寺裡,在老人公羊博的安排下,開始挖上山的凍土。
好在立春在即,這凍了一個冬季的土地,一天比一天容易挖開,倒是省了工匠們不少事。
鎮上的村民眼見山上的少年真的開始修路,上山的人也漸漸少了一些,大家都不想給自家的親人找麻煩。
畢竟那些工匠大多數都是鎮上的匠人,誰家沒有幾個親戚?
於是大家都盼著這上山的石階早日修好,以後大家茶餘飯後,終於多了一個去處。
山上的李修元卻盼著老人從萬坪請的工匠早些來寺裡,這樣他就可以開始為地藏,以及那紫竹林中遇到的菩薩塑一具金身。
塑造幾座羅漢陪在三世諸佛的兩旁,如此,寺裡的大殿雖小,卻也有了諸佛,諸菩薩的世界了。
從初一開始,他每天下午都要花上一個時辰的功夫,在鼓樓的一樓,四周的鐵木壁上,雕刻《地藏經》。
樓上的暮鼓晨鐘,也得請老人從萬坪鎮請回來。
等到以後有僧人在此修行,就得按照早晚課的規矩,敲響這裡的晨鐘了。
從初一到十五,每天晚上吃完飯,西門夢蝶洗漱一番之後,李修元都要找她聊一會天。
連著花椒和烏鴉也陪在一旁,只是想聽聽先生如何教誨師姐修行。
讓兩人想不到的是,李修元每天只是問西門夢蝶有沒有幫助上山來的村民,有沒有照顧那些到處貪玩的孩子。
誰家的孩子在山間摔跤了,有沒有出血,有沒有傷到。
若是傷到,西門夢蝶有沒有替孩子們包紮傷口,喚回他們的父母帶著孩子離開。
等等瑣事,師傅問得仔細,西門夢蝶回答得也很清楚。
倒是烏鴉和花椒聽得一頭霧水,甚至忍不住問道:「先生,這也算是修行?」
李修元微笑著回道:「你若日久生厭,便算不上修行,我要小蝶兒在山上的寺院裡看見眾生,然後從眾人的身上再想想自己。」
西門夢蝶想了想,老老實實地回道:「小蝶兒陪了他們兩天,真的好累,要是師傅不在寺裡,我肯定早就跑掉了。」
這是她的心裡話,在小姑娘看來,這可比她當初在府城跟著外婆修行的時候,辛苦多了。
再怎麼說,她在府城可是小公主,哪裡用得著送人上山下山?
花椒嘆了一口氣:「還好這山不高,否則只怕師姐和我真的堅持不下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