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戒接著說道:“穿上僧袍,你可以去講經,可以開法會,但是不要出入風化場所。身懷有孕,可以去公園散步,但是不要高空彈跳,不要坐過山車。紋了紋身,你可以搞藝術,可以當拉拉隊,能做的很多,但是不要來這三尺講臺。這就叫場合!”
“講臺怎麼了,老師不就是個職業麼?!”汪安娜哼了一聲。
“不不不。”高格立趕忙打斷,“老師、醫生,這種職業和一般職業還是有區別的。”
“沒覺得有區別。”汪安娜冷冷回了一句,她知道高格立想表達什麼,雖然曾經她也這麼覺得,可是一想起她小時候差點因為高燒死去,就對醫生沒什麼好印象。
燈塔國的醫生,教育成本很高,成本高,畢業後的收入也高,買遊艇、買豪車、買匹小矮馬,這些都不算啥。不過他們的錢有一半都是給律師預備著,他們得時刻防著病人告他,萬一病人告贏了,也許一場官司就能讓他們傾家蕩產。
為醫之人,心裡都對病人產生了防備,這病還能看好了?所謂燈塔國的醫療水平世界第一,不過是擁有了一大堆冷冰冰的儀器,說是醫生看病,其實都是儀器看的。要是沒有那些東西,光靠醫生脖子上的聽診器,什麼也幹不了。
李利蒙在一旁禁不住說道:“這麼說話的,一般都經歷過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沒經歷過,只不過醫生見多了,感覺這個職業不過也是為了賺錢而已。”
“漂亮國沒醫保的話,看病確實挺費勁。”李利蒙嘟囔道。
汪安娜瞥了一眼道:“有醫保也得先預約,住我隔壁那個白人大媽,沒等到預約就死在家裡了,也沒見醫生管過。”
“醫者父母心,如果醫生都是你說的這樣,那確實就是個普通的職業,不過我小時候生病,我媽都是帶我去看老中醫,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還要堅持坐堂,我說的醫生是這種型別的。”
幾人正聊著,就見門外有個外班學生伸頭進來,問道:“你們班班長是誰?到辦公室領下表格。”
馮詩楠聽到喊她,趕快跑了出去,再回教室時,手裡已經多了一摞紙。
沒到上課時間,老韓就進到教室,他示意學生安靜,接著說道:“這學期的教學滿意度評比已經開始了,利用上課前的這點時間,大家先把問卷調查填下。”
這種問卷,基本都是走過場,一般一兩分鐘就能填完,不過他沒急著收走,而是告訴馮詩楠下課後把問卷送到他辦公室。
課後。
“還沒填完?”馮詩楠催促道,“就差你一個了,有這麼多可寫的嗎?”
陳戒本打算隨便填填就交上去,可是看到英語老師一欄,他實在不吐不快,他本性傳統,確實接受不了顏月今天的打扮,便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如實寫了上去。
問卷採用匿名形式,老韓收上來後先是看了眼學生們對他的評價,整體還算不錯,看到陳戒那張時,他略微皺了下眉。
“不管了,讓上面處理去吧。”說完,老韓便把一摞問卷放在了一旁。
第二天,陳戒的問券便出現在了劉校的辦公桌上。
“這張問卷裡反映的問題是真的麼?”劉校看著站在對面的老彭問道。
“穿著確實不太符合教師的著裝要求,不過那天是六一兒童節,顏月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她也是想活躍一下課堂氣氛。她來學校不到一個月,但是學生們對她的評價還是挺高的,這張問券我感覺有點小題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