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束髮之年> 第九十六章 為誰服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六章 為誰服務 (1 / 3)

高格立瞅著螢幕,一臉陰霾道:“你就不怕這個演講稿把人變得不思進取麼?”

“你怎麼會這麼想?”陳戒不解道。

“如果按你說的,現在的科技也能滿足人民生產需要了呀。”

“那不會,科技的發展總會帶來新的問題,然後就要用新的科技解決舊有技術的遺留問題,接著新的技術又會產生新問題,沒有止境。”

“既然都會帶來新的問題,那就把科技保持在當前水平不就好了?”

陳戒哼笑一聲道:“人類一旦上了這條賊船,再想下來已經很難了,光是塑膠袋這種小小的發明,你就必須解決。不解決,最後全球都是垃圾山,人類住哪?核電站一旦發明,安全性就必須解決,否則一出事故就往海里排核汙水,沒幾年人類就沒有安全飲用水了。”

“如果這樣,那還不如不發展……”

“不發展不行,你這裡一落後,其它地方立刻就會有新的技術趕超,一旦形成代差,企業就會喪失競爭優勢,競爭優勢沒了,企業倒閉,老百姓就會失業,然後社會動盪。別忘了,現在是商業社會,這種社會形態只能逼迫人去創新。”

“逼迫談不上吧?只能說這個時代鼓勵創新。”

“逼迫和鼓勵是態度的一體兩面,在創新已經成為時代需要的前提下,被動的人就得逼迫,主動的人才講鼓勵。”

“既然時代如此,主動接受總比被人逼著走好。”

“可是擁抱創新的人總是少數,而且他們往往都會和權貴階級打成一片,從中世紀的歐洲開始,那些發明家們如果沒有皇室或者富商的支援,早就餓死了,而真正能夠享受創新成果的人總是少數,大多數人其實都在創新中伴隨著犧牲,甚至得不償失。”

“這話不對吧?要是沒有這些創新,就不會有工業革命,又哪來現代琳琅滿目的商品呢?大多數老百姓還是受益的。”

陳戒搖搖頭,回道:“舉個例子吧,蒸汽機的發明,導致了西方的圈地運動,原本靠天吃飯自給自足的農民被趕進了工廠,接受資本家的剝削。以前只要看老天爺臉色的農民,現在只能向資本家搖尾乞憐,拿著微薄的薪水,承受著高強度的勞動,真正受益的只有資本家和少數發明家,老百姓得到什麼了?”

“多姿多彩的生活啊!以前生活多枯燥,現在生活多豐富!”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的豐富都是有代價的。天倫之樂沒有了,婚姻和諧沒有了,食品安全沒有了,空氣質量沒有了,所謂的多彩生活都是拿那些最自然的快樂換來的。”

“既然如此,那還發展個啥!”

“不行!要發展,但是你我要心裡有數,發展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僅僅是為了活下去而已。我們不發展,敵對勢力見你病就要你命,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高格立突然淒涼起來,感慨道:“唉……人這一輩子,也不知道爭了個啥……”

“所以古人才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才說‘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什麼我們國家會走社會主義道路,說到底,我們的人文情懷和共產主義是有一種底層共鳴在的。也只有中國人悲天憫人的世界觀才能真正理解馬克思,可以說,馬克思是用現代語言解釋了中國古人的大同世界。”

“可馬克思是個無神論者。”

陳戒解釋道:“神是一個相對概念,有凡夫的存在,才能突顯神的存在,如果人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凡夫就不存在了,凡夫的概念消失了,神的概念也就消失了。而且他的無神論是針對西方宗教而言的,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信祖宗,本來就是無神論者,所謂的儒釋道教其實是教育的教,不是宗教的教。只不過經過幾千年文化斷層越來越大,人們的理解出現了偏差而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