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當口,老馬想起選班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衝著陳戒去的。
沒錯,老馬就是這個心思。
老馬認為,想要成為管理者,首先就要了解管理者的思維方式,如果陳戒能夠和他換位思考,說明陳戒同樣具備成為管理者的素質。
有了這種同理心,老馬覺得,如果陳戒將來做了班長,配合起來應該得心應手,這是於公來講。
於私來講,陳戒這孩子討人喜歡,既然他學有餘力,現在鍛鍊鍛鍊也未嘗不可。這樣一來,老馬再想督促陳戒的英語學習,有的是機會。
說白了,老馬想給陳戒開小灶。
公平是理性思維,而人,偏偏又是感性動物。在這個感性的年代,惹人愛的人,總是更容易獲得資源。
老馬給陳戒開小灶,在前者看來,這叫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誰讓老馬走心了呢?
小灶老馬以前不是沒開過,有風險,除了要面對白眼狼,還得面對其他家長的刁難。
“你為什麼只管別人孩子,不給我們孩子開小灶?這不公平!”
“他能有那麼好心,不用說,這老師肯定收人紅包了!”
如果老馬年輕十歲,面對刁難,倒也毫不示弱,他會說:
“我老馬開小灶,一沒耽誤本職工作,二不收學生一分一厘,完全自願,不違反原則吧?你嫉妒?嫉妒沒用啊!”
可是現在的老馬,人也老了,氣也衰了,吵不動了,看著腦海裡飛過的那些過往,嘆了口氣,算了。
還好老馬算了,他覺得開小灶是周瑜打黃蓋,可陳戒並不打算當週瑜,在他眼裡,開小灶這事純屬江邊賣水——多此一舉。
不說開小灶,再說選班長。
選班長不是選課代表,課代表可以由任課老師指定,但是班長代表班級的整體形象,處理的事務也和整個班級息息相關。所以除了班主任認可,往往還要得到同學們的支援才行。
老馬有了想法,卻也不能操之過急,總要觀察一陣子再說。
……
……
回到教室,陳戒越想越不對勁,到底是哪個不開眼的打他小報告?!
陳戒自問,要是他真的干擾了其他同學,不管誰打小報告他都不會追究,錯了就是錯了,認錯的勇氣陳戒還是有的。
但要是他並沒有妨礙其他同學,而對方只是單純的打擊報復,陳戒也不是一個容易算了的人,就算這件事陳戒最後忍了,但他至少也得知道是誰幹的吧?!
可是這個人會是誰呢?陳戒越想越頭疼,兩道眉毛不知不覺擰在一處。
“想啥想得這麼糾結?”高格立看著陳戒緊鎖的眉頭,隨口問了一句。
陳戒看著他,心說班裡知道自己帶手機的人不多,高格立算是一個。可他打死都不相信高格立是那個告密者,因為這是朋友之間最基本的默契,也是陳戒對高格立人品的認可。
倒不是說告密者有多麼的不堪,只是高格立的身份是陳戒的朋友,陳戒相信他幹不出來,陳戒甚至不用核實就把高格立排除在外了。
聽到高格立問起,陳戒把剛才的事情一五一十跟他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