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前,網際網路不像現在這麼發達,那會兒股民炒股要麼打電話,要麼去證券營業部填單子,要麼在櫃員機上操作。
十年前,陳國剛也要每天往營業部跑,不過他的條件比一般股民好得多,那時候的他已經成為大戶,而大戶,是有資格進大戶室的。
只要進入大戶室,證券營業部都會為其配備專屬電腦,因為大戶手上的資金量大,每次交易進出都能為證券公司帶來不少佣金收益,那時的佣金不像現在這般便宜,往往都是千幾起步,所以佣金裡的油水還是有些看頭的。
大戶室裡,陳國剛見過很多人,小部分人來了又回,大多數人有去無回。每次新面孔的出現都意味著老面孔的消失。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那些年,大戶室裡一直流行一句話,叫“一朝回到解放前”。
很多人懷揣夢想進入股市,卻從未嗅到暗藏的風險,最終交了一筆學費走了一個過場,那所謂的夢,也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這句十字真言早已傳遍大街小巷,可像陳國剛這樣當成金科玉律看待的卻寥寥無幾。
謹慎造就了陳國剛的寡言,他永遠都是大戶室裡最沉默的那個,從來只在角落裡的計算機上默默耕耘,對於其他大戶天南海北的侃大山也只是左耳進右耳出,一向不參和。
陳國剛的沉默經常被其他大戶誤解成“一朝回到解放前”的先兆,以為是虧損之後的自怨自艾,所以也不把他放在眼裡,聊天的時候也從不叫他。
可是幾年下來,他卻不知不覺地成了大戶室裡生存最久的人。
其他大戶對於陳國剛的“長壽”並不知情——跟他同批進入大戶室的股友早就不在了,他的生命力根本沒人見證。
心中有世界,自成一片天,陳國剛不需要透過吹噓向別人證明什麼,他的內心很富足,僅此一點,足矣。
沒行情的時候,陳國剛也會泡上一杯茶坐在角落,看著其他大戶談天說地手舞足蹈,像是看著一場電影,一場演了無數遍情節基本相似人物各有不同的電影。
陳國剛有時也會納悶,真有那麼多好聊的麼?真有那麼多好吹的麼?今天賺了,滿面紅光,明天虧了,灰頭土臉,離開大戶室前想想從前吹過的牛,這臉難道不疼麼?
道不同不相為謀,也許陳國剛確實與這大戶室格格不入,但他並不寂寞,炒炒股、喝喝茶、看看眼前上演的電影,別說,還真有一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味道!
日子沒有一帆風順,陳國剛也不能一直逍遙。
這不,突然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出現在了大戶室,樣貌比他足足年輕一輪,如此年輕的大戶陳國剛還是頭次遇見。
又是新面孔,又是老電影,陳國剛已經麻木了,估計又是趕上好行情一夜暴富的吧。隨他去吧,陳國剛沒有多想。
說來也巧,這位新面孔的電腦就在陳國剛旁邊,座位安排就跟現在的高格立和陳戒一模一樣。
都說年輕氣盛,這位也不例外,剛進大戶室就大大咧咧地和各位大戶套起了近乎,一臉春風得意的樣子。
好在其他大戶全是他的長輩,因此他除了處事浮誇點外倒還也沒有太過張狂,至少在陳國剛看來,這個人並不討厭。
年輕人倒是挺有禮貌,見陳國剛不愛說話,便收斂起了嘻嘻哈哈的浮誇氣,只是衝他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然後就專心擺弄起了自己的電腦。
這可壞了!陳國剛見他的座位緊挨自己,心說這兄弟要是個喜歡閒聊的主兒,以後這耳根還如何清靜的下來?
年輕人把電腦除錯妥當後,滿臉堆笑地看著陳國剛,操著一口北方標準普通話伸手說道:“蔣達海,您怎麼稱呼?”
“陳國剛。”
他對蔣達海印象不錯,人挺乾脆的,透著一股子精氣神,雖然舉止有些浮誇,倒也無傷大雅。他只求這位別太健談,否則以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之後幾天,陳國剛的心境都不太穩,他擔心蔣達海跟其他大戶一樣,喜歡天南海北的亂侃,到時候他接話不是,不接話也不是,心都不定,這股票還怎麼炒?!
炒股本來就是炒心態,心態一亂,操作計劃就會跟著亂,陳國剛的擔憂直接影響了他的操作,如果心態再穩不下來,他就只能換營業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