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說,咱們這代人成熟的晚是因為成長起點有問題。”
“兒童的正常成長應該直接認識生活,但是因為童話和愛情的存在,我們進入了一個虛幻世界的歧路。”
不知為何,陳戒提起愛情二字總是覺得牙磣。
陳戒繼續說道:
“從東方價值觀的角度審視,這兩樣東西都是虛無縹緲的,我們之所以成熟得晚,是因為時間主要花在了撞南牆上。”
“這兩個概念原本都是西方價值觀的產物,還好我們不過聖誕節,否則還得多一個聖誕老人,這三樣無一例外都是虛構出來的。”
“我想西方把這兩樣東西傳進來並不包含主觀惡意,但也沒有主觀善意,這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因為民族性格不一樣,同一個概念,我們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因為誤讀,導致兩個概念客觀上對我們民族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在我的童年時光裡,我爸是一直把童話當禁書的。”
“上小學時,我從語文老師那裡借了本《格林童話》,我爸看到直接給我從窗戶扔了出去,第二天就跑到學校跟我的語文老師大吵一架,我們語文老師,一個柔弱女子當時都被嚇蒙了。”
“我爸的理由也很簡單,說到底童話這東西是騙人的,它過分強調了人生的美好,沒有強調人生的艱難,你把自己當成白雪公主,但世上根本沒有那麼多白馬王子,當你自認為你遇到了的時候,那個人往往是個騙子。”
“我爸覺得,如果家長給孩子立了一個脫離實際的夢,一旦將來的現實困境把夢打碎,這種心理落差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他認為不能對子女提供正確引導是父母極大的失職。”
高格立不太認同,反駁道:“有夢總比沒夢強啊,至少朝著一個美好的目標努力,人才能越變越好吧?”
高格立的觀點陳戒更不認同,當即反駁道:
“人到世上走一遭,原本就是來完善自己的,這是生而為人的本職任務,為什麼非得找個目標牽引呢?!”
“好比一個女孩子,你給她一個白馬王子的夢,出於對愛情的嚮往,她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各方面都很優秀。結果痴心錯付,遇到的是個感情騙子,沒幾天,抽菸喝酒全學會了,這種例子不勝列舉吧?”
“這就是把本職任務和不切實際的目標掛鉤後的風險。人,生而向好,無需理由。非要說句場面話,那就是對得起天地,對得起父母。”
陳戒見他沒有反駁,繼續道:
“我爸說,人,掉進謊言的陷阱裡容易,再爬出來且難呢。所以他對我的教育一直是曾子殺豬那套,這一點我很感激他。”
“當然,這種教育也有代價,因為看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我和同齡人基本沒有共同語言,導致我的朋友非常少。”
高格立將手舉起,悠悠說道:“請允許我打斷一下,童話故事裡也是有《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種悲慘故事的……”
陳戒笑笑,不假思索道:“那你覺得作者寫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什麼?”
“激發孩子的同情心吧?”
陳戒搖搖頭,說道:“這個故事我初中看過,出自《安徒生童話》……呵呵,直到初中我爸才允許我看童話的。這個故事裡,小女孩的父母是健在的,作為母親,你能眼看著自己女兒大冬天穿著一雙拖鞋出去賣火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