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英公務員> 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 (1 / 2)

能做老大誰會選擇做老二呢?那些說自己國家對全世界沒有野心的國家,一般都只是因為國力問題,做不到全球野心,不代表就真的沒有。

套在帕特爾和尼赫魯在國大黨的內部關係上,這一點就尤為明顯了。

當初在尼赫魯上位的問題上,也許甘地的確感到自己老了,也許甘地已經看到自治仍在國大黨內佔了絕對優勢,也許甘地確實覺得已過花甲的長者應該全力扶持年輕人主持工作,他一再在國大黨的會議上提出國大黨應該由尼赫魯擔任黨的主席。

儘管他十分清楚尼赫魯在英國受的教育,對印度情況不甚瞭解,他的立即獨立的主張顯現出幻想成分,但是甘地瞭解這位年輕人,他的工作熱情高,對祖國、對民眾有感情,而且又多次經過鐵窗烈火的考驗。

儘管這位年輕人對甘地的土布運動不太理解與熱心,他們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也出現過重大分歧,但是甘地決心已定。

甘地的提議尼赫魯出任國大黨的主席已獲透過,但是在國大黨內部卻有很多人不能理解和接受。甘地便耐心地向這些人解釋。

他說:“把權力轉到年輕人手裡,不用擔心,像我這樣不中用的人還掌握權力,那才是可怕的。有人覺得他太激動,但是我覺得他有戰士般的衝動,也有政治家的謹慎。把權力交給他,國家是安全的。”

今天尼赫魯之所以在國大黨內部,比帕特爾地位高,和當年甘地的扶持有著巨大的關係。帕特爾服麼,表面服從,背地裡面誰知道?

艾倫威爾遜還知道更多,其實在印度剛剛獨立的時候,也有人認為帕特爾和尼赫魯管理下的印度,是一種雙頭政治。不過嘛,帕特爾的問題就和阿里真納一樣,幾乎剛剛印度剛剛獨立沒幾年就去世了。

不同於疾病纏身的阿里真納,至少從表面上帕特爾是看不出來問題的,也許他都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現在還想著和尼赫魯爭奪一下。

這個來自倫敦的電報,正好給了帕特爾一個出現在國際舞臺的機會,錯過了就太可惜了。

“我還是要回去考慮一下。”帕特爾心裡雖然已經決定開始倫敦之行,不過經受了多年英國的教育,他還是口頭上表示應該考慮一下。

但如果誰讓他真的認真考慮,那麼毫無疑問就是他的敵人。

“那麼下一個就是穆盟了。”眼見著帕特爾離開總督府,艾倫威爾遜唸叨著,還要把剛剛的事情重複一遍,只不過換了一個物件。

把討厭的人送走,能夠紓解英屬印度現在面臨的壓力。

其實這一次面臨的情況,讓艾倫威爾遜想起來了幾十年前的另外一次大饑荒,一樣的連續兩年大旱災,一樣的操作手法。

一八七六年,因乾旱導致德干高原農作物欠收,印度南部和西南部都受此影響,第二年饑荒範圍擴大,受災面積達七十萬平方公里。

在這期間,當地的總督向英國出口創紀錄的六百四十萬噸小麥,還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加冕典禮,舉行了六萬人的盛大宴會,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印度的經濟實力,這場饑荒導致大約五千五百萬人受災,五百五十萬人喪生。

現在的優勢也是有一些的,比如現在英屬印度擁有足足二十萬噸小麥,雖然應對目前早已經翻了幾番的人口,略微顯得有些杯水車薪。

但也不能不考慮,時代總是帶來了一些改變,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沒準端著飯碗乞討的印度人,真的會讓一些國家捐款捐物呢。

如果美國人能夠發一些善心的話,那麼在英屬印度獨立之前,艾倫威爾遜並不介意,把還在手裡英屬印度的一些自然資源,以合理的價格賣給美國企業。

誰讓他天生心善,見不得人們捱餓的場景呢。

國大黨內部的討論,艾倫威爾遜自然是不可能知道,但他知道最近甘地在幹什麼,扮演聖人的職業,話說回來甘地也塑造幾十年的聖人形象了,對怎麼拿捏駕輕就熟。

這時的甘地已經七十多歲,貌不驚人,總是赤著身子,繫著土織腰布,他的高貴和莊嚴的風度,他那從容不迫表現出來的謙遜的風采,形成了他的力量和權威,使別人不得不對他表示尊重和敬仰。

他那寧靜深沉的目光,總是能夠對事物作出深刻的觀察,他那清脆和善的聲音,總是使人感到沁人心田,引起共鳴。不管他的聽眾是多少人,都能夠與甘地息息相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