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先生,英國人是在道德綁架。”離開了總督府,尼赫魯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
“但他們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在旱災當中節約糧食非常重要。”甘地漠然的搖搖頭道,“如果我能夠貢獻出來一點微薄的力量,促進節約糧食的運動發展,真的會有很多人不會被餓死,我相信一定會有效果的。”
效果是一定會有的,如果沒有效果,艾倫威爾遜也不會提出這種建議了。整個次大陸,只要有一萬人效仿甘地,那也能救好幾千人啊。
“助理,酒會已經準備好了。中午可把我們折騰壞了。”專員私人秘書埃德爾,過來通知艾倫威爾遜,晚間酒會已經準備好的訊息。
這個時候艾倫威爾遜才把看向窗外的目光收回來,輕鬆的回答道,“給我準備一杯威士忌,說實話真挺難的,又要做出來同甘共苦,又不能真的同甘共苦,不然新德里的僑民怎麼看待我們?對了,回家之後可不要亂說話,總督府可是對外宣稱一天兩頓飯。”
“大家都溝透過了,絕對不會亂說,總督府在將進行維持一個月的兩頓飯運動。來身體力行的推行節約糧食運動的進展。”埃德爾鄭重的點頭道,“聯合省來電報了,詢問這一次談判的進展。”
“伯克先生著急了,聯合省的人確實多了一些。就按照我們總督府的標準來好了。對外宣稱旱災期間減少一頓飯的伙食供應,印度人總不能進入伯克的官邸看著他吧?”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道。
“真這麼幹了,伯克先生很可能會下令開槍的。”埃德爾噗嗤一笑,伯克就是孟加拉大饑荒時期,孟加拉省的行政長官,只不過現在調任了。
這一晚的總督府燈火通明,燈光傳出去很遠,表明在旱災期間,總督府在通宵達旦的工作。對於總督府的公務員而言,次大陸遭受了如此大的自然災害,身為英屬印度的管理者,他們卻只能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貢獻,失落之下只能選擇用酒精麻痺自己。
新德里總督府正式開始推進節約糧食運動,公文已經下發至各省各土邦,並且號召檢舉揭發,在節約糧食運動的時候,故意浪費糧食的行為。
最高法院對這種檢舉揭發的行為持贊成態度,表示在旱災期間,故意浪費糧食,在道德層面上,絕對是極為惡劣的性質。
行政官員和司法官員再次一唱一和,透過行政命令讓英屬印度的報紙,全部刊登關於英屬印度節約糧食運動的號召,並且鼓勵和浪費行為作鬥爭的檢舉。
這樣會不會有些破壞民主?簡直是笑話,殖民地哪有那種東西?
轟轟烈烈的節約糧食運動,透過報紙在英屬印度各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其實大多數的聲音都是贊成的,畢竟在困難時期,這一次的英屬印度總督府又表現的如此負責任,和幾年前判若兩人。
甚至有人已經開始認為,孟加拉大饑荒之所以出現,完全是因為戰爭時期的原因。因為戰爭的影響,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饑荒,和英國人沒有關係。
如果艾倫威爾遜聽到了這種話,可以考慮給說這種話的人一個英國綠卡,大英帝國就需要這樣的人才。
輿論發酵已經到位,恰在此時,國大黨對外宣佈,甘地將會進行一場為期七天的絕食,肩負領導這一次的節約糧食運動的責任,國大黨支援領袖的舉動,並且號召更多的人加入進來,節省糧食把多餘的糧食分給更加的需要的人。
一時間,印度各界都深受感動,聖雄甘地都開始節衣縮食,他們相信旱災一定會過去的。
“在經過了調解教派衝突,反對殖民政府之後,他終於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了,呃……”
打了一個飽嗝,手裡拿著叉子的艾倫威爾遜喝了一口威士忌,繼續對盤中的牛排發起猛烈進攻,含含糊糊的道,“從開始我就知道甘地一定會同意的,對抗大饑荒,一個多麼能夠博取名望的機會,不同意才怪。”
“巴倫爵士的意思是,透過輿論給予甘地這種行為讚揚。”埃德爾用手帕擦乾淨了嘴角的油漬,“不知道用什麼方面的言論比較合適。”
“人定勝天?從印度教的思想來說,這種言論不太合適。”艾倫威爾遜搖著頭為難道,“從國際輿論下手吧,就說其他國家非常震驚,已被嚇尿,驚呼印度不可戰勝,就這樣吧。”
這一天,被印度人銘記在心的甘地絕食,正式開始了,整個英屬印度都在心裡祈禱,這一次的旱災早點過去,總督府和國大黨穆盟,全部宣揚每天節約一頓飯,就有一個人能夠活下來的主張,對抗這一次的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