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兩個族群的教育,自然是一個華語教育一個馬來亞教育,互相之間不能學習對方語言,但是高等教育會加入英語教材,等等……
時間還長,艾倫威爾遜有時間慢慢引領馬來亞社會的深層變革,先在英屬印度完成完美謝幕,關鍵是電報說不清楚,他對馬來亞的想法太多了。
“說到荷屬東印度的問題,基爾倫勳爵正在幫荷蘭人運作,和當地人斡旋。”自然而然,話題又轉向了東南亞問題,埃德爾說著目前英國在荷印戰爭中的角色。
“也就暫時管用吧,我要有核彈,雅加達炸八次了。”艾倫威爾遜噗嗤一笑,面帶殺氣的自得道,:“在布魯塞爾,我就和荷蘭人談過這個問題,是在佔不住就分拆,給後來要獨立的殖民地立一個榜樣,這一點法國人似乎更加認可。”
分拆同樣也適用於目前的英屬印度,倫敦的國會老爺天天異想天開,哪有光榮的英屬印度公務員瞭解當地內情。
總督府公務員站在大門口,發揚鍵政將神,縱論國際局勢,笑那美國無謀,蘇聯少智之時,國大黨和穆盟的代表團,已經進入了英國人居住的新德里。
居住在新德里的英國移民,也看到了這支向總督府進發的隊伍,不少人都默不作聲,但用輕視的目光,看著這支隊伍,直到他們消失。
這不能怪總督府不安排車,人家甘地就喜歡田園生活,這也是為了甘地著想。
當隊伍出現在總督府門前的時候,艾倫威爾遜一個健步衝上去,主動伸出雙手握住了甘地乾癟的手,滿臉都是你們可算來了的期盼,“尊敬的甘地先生,勞煩你親自來一趟,可這種事情,整個英屬印度只有你具有這種威望,才能得到次大陸民眾的支援。”
“真納先生,尼赫魯先生,你們能來真是太好了。”艾倫威爾遜同樣沒有忘記國大黨的實權人物尼赫魯,以及穆盟的領袖阿里真納,用崇敬的口氣打招呼。
埃德爾撇開頭,盯著總督府大道邊上栽種的樹木枝葉,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埃德爾記得,這個正在和來人打成一片的專員助理,剛剛說過什麼炸八次之類的話……
“關係到次大陸民眾的安危,我一個老人沒有理由不過來。”甘地微微低頭,配合著鏡片後面貌似很有智慧的目光,用和緩的口吻打招呼道。
“這也正好我們邀請穆盟和國大黨的目的。這個時候,應該摒棄所有私心,所有人緊密團結在一起,眾志成城渡過難關。”艾倫威爾遜帶著疾苦之色,口氣情真義重。
簡直就是佛光護體,佛陀降世,隨後則是伸手做出一個請的姿勢,邀請兩黨的代表團進入總督府。
十分入戲的艾倫威爾遜,陪在甘地、尼赫魯和阿里真納旁邊,用訴苦的語氣介紹現在英屬印度面臨的嚴峻考驗。
“最令我們生氣的是,不少城市的糧商借著饑荒機會,囤積居奇,十分的可惡。”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艾倫威爾遜喋喋不休,拐著彎的表明,在這個問題上,印度人的責任更大一些,而不是英國人,“更不要提一些反英份子,趁機燒燬了聯合省的糧倉,上百萬噸的小麥化為烏有,這個損失實在是太大了,聯合省是英屬印度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一旦出現糧荒,那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說了一番推卸責任,同時呼籲兩個教派,兩個政黨團結的漂亮話,眾人已經到了總督府的臺階上,巴倫爵士姍姍來遲,但還是出於尊敬走下了臺階,對國大黨和穆盟的代表表示歡迎。
寒暄兩句之後,眾人正式進入總督府,涉及到次大陸數億人民未來的會晤,就這麼在萬眾期待下拉開了帷幕。
英屬印度總督府這邊,巴倫爵士親自坐鎮,艾倫威爾遜作為列席成員之一。
穆盟則是以領導人阿里真納為首,國大黨這邊,除了在去倫敦路上的帕特爾,三巨頭當中的兩個甘地和尼赫魯都在。
巴倫爵士用緩慢而沉重的語調,開始了這一次三方會談,例行常態的說火燒糧倉和姦商搗亂事情之後,先定下了這一次旱災的基調,“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本次旱災會遠遠超過孟加拉大饑荒的程度,甚至會導致一半的印度人餓死。”
艾倫威爾遜面帶心痛的捂著嘴,本來是要餓死一半人的,最終在總督府的運籌帷幄下損失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