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德國在西方中就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戰爭期間,德國的工業又有擴充套件。
據粗略估算,整個三國佔領區地區由戰爭導致的工業生產能力的減縮只在百分之十左右。德國原有科技文化水平較高,一旦重新投入生產指標恢復的極快。
艾倫威爾遜還主動提及了,馬歇爾計劃肯定有德國的一份,雖然一度十分困難,但美國在戰後最初三年對德二十億美元的援助,緩解了佔領區這方面的危機。
當然美國目前為止的撒錢效果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被英佔區吸走了不少。成了英國現在勉強可以站著把錢賺了的資本。
但顯然這一次的馬歇爾計劃,肯定不是之前的添油戰術了,撒錢沒效果再撒錢,那種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事,美國是不會再幹了,這麼大一筆援助,美國一定會成立機構追蹤這筆大額援助的使用情況。
“德國人?”皮埃爾皺著眉頭道,“我就不理解為什麼要重新武裝德國人。在這一點上,美國的想法就如同你們英國人一樣,十分的短視。”
“額,尊敬的皮埃爾先生,現在已經不是英國的問題了,是美國的問題。”被當面內涵英國一直以來的大陸均衡政策,艾倫威爾遜也有些臉蛋發燒,但馬上就把事情推到美國人身上,“時代已經變了,英國不是反對法國佔領薩爾區,而是美國人無法說出口,所以讓我們反對的,如果你能夠想起前兩年英國的表態,就知道我們對法國佔領薩爾區是諒解的。”
“原來美國已經能夠指揮英國人了。”皮埃爾冷笑一聲道,“這不像你們啊。”
“我們欠了美國人很多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不用這麼嘲笑,美國人一到你們法國人和我們的處境就一樣了。如果美國以馬歇爾計劃的金額為誘餌,讓法國放棄對薩爾區的合併想法,你們怎麼辦?”
艾倫威爾遜直勾勾的看著眼前的法國人,皮埃爾一下僵住了,這確實是一個難題。
“你看,有些事情並不是我們能完全控制的,張伯倫那時候還以為能夠控制住希特勒呢。”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你能為了薩爾區就拒絕美國人的援助麼?就算你能,法國人都能?”
“不錯,確實是一個艱難的選擇題。”皮埃爾欲言又止,最終陰陽怪氣道,“就如同張伯倫回到英國之後,聲稱得到了一代人的和平一樣。”
“而你和我的目的,就是得到一代人的美元。”
艾倫威爾遜對法國人的譏諷充耳不聞,絲毫不掩飾的低語,“其實我對東歐的幾個國家並不信任,事情是很簡單的,援助的國家越多,能分給我們的就少了。所以什麼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芬蘭、南斯拉夫,這些已經被蘇聯深刻影響的國家,最好是踢出去,把屬於他們的數額,用在我們身上。”
“它本來就應該用在我們身上,就他們國家那種人口,哪有抵制蘇聯的能力?像是我們兩國加上德國、義大利才有這種能力。涉及的國家太多,還容易達成不利的套件,所以在涉及到一代人的美元這個問題上,英法應該保持一致。”
“道理雖然是這樣的,但是你們英國不會指望就動動嘴幫助法國吧?眾所周知英國人在戰爭時期,可也並不是這麼的光明正大。”
“尊敬的皮埃爾先生,讓我們平心靜氣的想想如何面對未來吧。歐洲是現代文明的發源地,這是毫無疑問的,現在我們卻處在美國和蘇聯這兩個龐然大物的壓力下,如果不想想辦法的話,會是什麼後果,我給你講一個故事,本來這個市場上有幾種飲料,其中兩家飲料企業的實力更高一些,這兩個企業敵對,每次都和對方對著幹,於是市場上其他的飲料就都漸漸消失了。”
艾倫威爾遜把老大和老二打架,最終把老三打沒了的故事修改了一下。但是無損於故事的清晰性,甚至非常適合目前的局勢。
美國反蘇、蘇聯反美,長此以往下去,全世界人的印象裡面就只剩下了美國和蘇聯,英國和法國呢,拿只不過是站在美國旁邊的小夥伴。
“如果法國能夠堅定的和英國站在一起,關於整合歐洲市場的事情,倫敦絕不像是表面上那樣冷淡。我的腦海中甚至有一個計劃,當然這個計劃是作為法國無法得到薩爾區之後的備用計劃。”
“我對這個備用計劃非常的感興趣!”皮埃爾壓低聲音道,表明法國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不要說一些模稜兩可的話來搪塞,有計劃就直接說。
好吧,艾倫威爾遜輕嘆了一下,針對如何壓制德國的煤鐵共同體計劃說了一個大概的想法,來表示英國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