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羅德西亞的交界處,也日漸繁盛起來,出現了集市交換生活必需品。當然不是這裡,這裡是米哈伊洛維奇閒來無事的度假場地。
米哈伊洛維奇身邊的人是一個英國人叫威廉,他沉著冷靜的氣質流露於一舉一動中。關於他的出身,沒有人會遲疑不定,他是英國人。
他身上那套過於資產階級的衣服,顯示出還不習慣於出門遠行。他看上去就像一個誤入蠻荒地帶的城市僱員,人們也許還會無意識地看一下他的一隻耳朵上面是否夾了一支筆。
他是米哈伊洛維奇的僱員,同時也是英語老師,這裡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語是通用語言,米哈伊洛維奇不能不對當地有所瞭解。
在兩人有一搭沒一搭聊天的時候,小徑上出現了一個人影,快步朝著米哈伊洛維奇走來,“將軍,我們收到一封電報。”
“納托維奇,是什麼地方發來的電報。”米哈伊洛維奇有些心不在焉,“是南方的人麼?”他口中的南方人,指的是南羅德西亞土生白人。
“不是,電報是從新德里發來的。他自我介紹叫艾倫威爾遜。”納托維奇一五一十的回答道,“電報當中請求幫一個忙,在確認接到電報之後,雙方在聯絡。”
“看來我需要回去了。”米哈伊洛維奇對著身邊的僱員兼老實威廉道,“這個人主動聯絡,肯定是出了為難的事情。”
說罷,米哈伊洛維奇就拿起來就放在身邊的獵槍,這是一支使用圓錐形子彈、準確率高的優秀曼賴槍,它能擊中九百碼之外的一隻野貓或羚羊。
攫欝攫。對於一個獵人來說,這是最好的狩獵工具。來到非洲之後,米哈伊洛維奇時常打獵,尤其是非洲的羚羊,背上的毛是桂皮色的,覆蓋在婰部的毛像絲一般柔滑,晶瑩雪亮,腹部的毛夾雜著粟色的眼狀斑點。它的肉味道鮮美,是用作晚餐的最好食材。
如同艾倫威爾遜的判斷,米哈伊洛維奇還是念舊情的,交情會隨著時間而褪色,但現在顯然還處在保質期,接到了回電之後,一個在英屬印度、一個在北羅德西亞的兩人,便隔著印度洋聯絡起來。
只要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就有印度裔的社群,至少在非白人殖民地是沒有例外的。北羅德西亞當然也不例外。
艾倫威爾遜請求米哈伊洛維奇製造一場排印運動,藉此對不安分的國大黨施壓。
米哈伊洛維奇倒是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回電中詢問,以什麼樣的名義血洗印度裔社群?
印度裔在殖民帝國的角度上來說,是英國的殖民輔助力量,既然現在英屬印度要獨立了,他們也沒有理由繼續在殖民地當中作威作福了。
印度裔的作用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印度裔算個屁,大英帝國對所有殖民地都一樣,英國人是殖民者,你們是被殖民者。第二階段,英國畢竟人口不足,需要一些狗腿子幫助自己管理殖民地。
第三階段,德國來勢洶洶,英印親如兄弟,誰說英國把印度人當狗?我吃啥狗吃啥,大家團結一致度過難關。
現在就應該是第四階段了,既然印度人非要鬧,現在主人也沒有餘糧,只能殺狗了。
艾倫威爾遜表示,作為大英帝國的延伸力量,印度裔在殖民地的名聲都不算太好,挑撥當地人對印度裔社群展開血洗,完全的順理成章,說的過去。
“聯絡一下巴德里奇,我要和克羅埃西亞人談談。”米哈伊洛維奇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計劃,決定幫助艾倫威爾遜這個忙。
巘戅啃書居&#戅。不過就這件事而言,米哈伊洛維奇覺得還是有一魚兩吃的辦法,想辦法讓黑人血洗印度裔社群,烏斯塔沙和切特尼克隨後動手,把殺人兇手繩之以法。最好同時把黑人和印度人一起埋了。
在這個問題上,不管是塞爾維亞人的切特尼克,還是克羅埃西亞人的烏斯塔沙,都算是戰爭當中的行家,只有兩家聯手才能達成目的。
兩支準軍事力量的首領,又想起來了戰爭時期的老本行,種族清洗。十分認真的制定計劃,一定要讓事情看起來像是黑人和印度人自相殘殺。
“我們根本不需要親自動手。”巴德里奇開口道,“在印度社群被圍攻的時候,我們展開解救就可以了,印度人如果得到訊息,應該比黑人戰鬥力強吧?”
“我怎麼知道?”米哈伊洛維奇冷著臉道,“想想外界的輿論怎麼應付?”
“對外界說,是本地黑人反對印度作為殖民者的幫兇。對倖存的印度人說,是黑人惦記他們的財產。”巴德里奇拍手道,“這有什麼問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