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這幾天都在和美國討論立陶宛的局勢,莫斯科的舉動,英美現在都一清二楚。
立陶宛的分離勢力薩尤季斯武裝也已經組織起來了,根據當地的獨立領袖維陶塔斯·蘭茨貝吉斯所說,他們有五千人的武裝。
艾倫威爾遜當然大為讚賞,立陶宛果然有統戰價值,對面不過是區區十三個師的波羅的海軍區,五千分離份子必將摧枯拉朽,領導立陶宛獨立。
經過和華盛頓短暫的溝通,英美兩國都同意,一旦莫斯科要來硬的,這五千個炮灰根本不堪一擊,不過可以登上自由世界的頭版頭條,自由世界必將永口水戰把蘇聯淹沒,讓其永世不得翻身。
“我們給予立陶宛人除了幫助之外的一切支援,就讓他們幹吧。”達成了共識之後,艾倫威爾遜結束通話了電話。
阿爾法部隊早已經到達了立陶宛,就在波羅的海軍區的基地當中,只不過莫斯科的局勢牽動了行動的開始,最終阿爾法臨時組成的立陶宛特遣隊,還是接到了行動命令。
就這樣,乘坐武裝直升機的特遣隊進入維爾紐斯市區,他們的目的是瓦解立陶宛的分離勢力,同時控制薩尤季斯的領導人維陶塔斯·蘭茨貝吉斯。
為了控制維爾紐斯的全域性,特遣隊的其中一個目標是立陶宛廣播電視大樓,特遣隊隊長尹萬諾維奇帶領自己的隊員們,向廣播電視電臺進發。
但是馬上他就知道事情並不簡單,薩尤季斯武裝已經聞訊而來,這些分離分子手持武器,阻擋他們的行動。
幾乎馬上,交火就已經發生,一直處在警惕當中的特遣隊,立刻和這些不知道從哪來的武裝分子交火,並且繼續向廣播電視臺推進。
這些散兵遊勇性質的武裝很快被打跑,與此同時,立陶宛廣播電視臺的播音員,則得知了特遣隊的到來,馬上對整個立陶宛進行廣播,介紹了當前的局勢,大打悲情牌,直到在在所有觀眾面前被特遣隊隊員控制住。
這一幕,落入了所有觀看電視的立陶宛人心中,並且火速就傳遍了全世界。
交火當中出現的傷亡,立刻引起了立陶宛人乃至於背後的自由世界數不清敵人的關注,美國總統布什立刻表示考慮對蘇聯進行制裁,至於具體的制裁措施,倒是並沒有說。
“說的很像樣。”布什總統發表講話的時候,艾倫威爾遜恰好在唐寧街十號,立刻表達了對美國總統的讚賞,不愧是自由世界領袖。
不過他本人清楚的記得,圍繞著立陶宛的局勢,美國根本從來沒有發生過哪怕一次制裁,制裁僅存在於布什本人的講話當中。
“艾倫,你這麼看待蘇聯的局勢?”撒切爾夫人詢問陰陽怪氣的男人,不知道應該採取什麼態度。
“這倒是難倒我了,首相。”艾倫威爾遜並不是在撒謊,他是真的為難,“像是地圖頭那樣的領導人真的不多。而俄羅斯總統麼,從這一次在莫斯科對立陶宛局勢的聲援,至少可以斷定一件事,他的政治能力在地圖頭之上。我們是支援更加軟弱沒有政治家擔當的地圖頭,還是支援這個已經展現了一定意義上決斷力的俄羅斯總統?這是一個問題。”
在他的眼中,地圖頭和契丹人是完全不同的,雖然他很想找到地圖頭的才能,但到目前為止發現確實是困難。
至於契丹人,他的能力在地圖頭之上根本不需要懷疑,問題只不過是他是單純的野心家而已,他是壞,地圖頭是真的蠢。
“我們還是支援俄羅斯總統吧,僅限於口頭上、還有本次事件上。”艾倫威爾遜加了兩個前提,“馬上就此和華盛頓展開溝通。”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阿爾法這一次的行動是失敗的,薩尤季斯的領導人維陶塔斯·蘭茨貝吉斯不知去向,並沒有被控制住。而突襲廣播大樓則成了全球直播,這導致了地圖頭受到了空前的壓力,俄羅斯總統在最高蘇維埃口誅筆伐,還拉著美國布什總統的制裁威脅地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