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德我一直都是看好的。”財政大臣直接開口道,“我也相信他未來也是一個優秀的公務員,至於暴風戰鬥機的事情,財政部原則上並不反對,但是在數字上還要談談。”
艾倫威爾遜點頭,這個數字上的對話確實是有必要的,畢竟連澳大利亞都表示要訂購兩百架,英國自詡為世界大國,太少了就?
最終兩人都同意,在反覆的研究之下,英國也不用刻意的追求一定要超過澳大利亞兩倍的數字,連同澳大利亞的訂單,這一次暴風戰鬥機的訂單,三百七十架就夠用,連同澳大利亞的訂單意向,一共是五百七十架。
幾天之後,關於暴風戰鬥機,這一款由英國製造的世界上第一款四代戰鬥機,將進入皇家空軍服役的訊息,傳遍了全世界。引起了世界各地鍵道中人的討論,華盛頓政府英國此舉,在緩和的大背景下是沒有必要的,和平才是發展主流。
“就好像,在工黨執政時期,我們對打越戰的美國說的一樣。”艾倫威爾遜歪著頭對帕梅拉蒙巴頓說道,女首富當然是開心,又是一筆大單。
美國此舉當然是不是為了世界和平,明顯就是酸了,而且也不排除已經對英國產生了敵意,覺得這個戰後的盟友有些不可控。
“不至於吧。”帕梅拉蒙巴頓壓低聲音,“現在暴風戰鬥機根本不夠達標4S。”
“但是美國不知道。”艾倫威爾遜笑著回答,“美國能看見什麼,能看見和美國鷹幾乎一模一樣的颱風,能看見和波音平起平坐的彗星。”
無上權威敢騙美國人,那是有基礎的,要是英國什麼都沒有,美國肯定會認為所謂英國的第一款四代戰鬥機就是一個宣傳。
英國透過展示肌肉的表態,讓老布什心中非常不滿,同時也對五角大樓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財政部每年的撥款到底去了什麼地方,如此巨大的撥款竟然又一次被英國搶在了前面。
老布什並不知道,現在才哪到哪,作為一個從出現以來從來沒有過一筆腐敗款項的部門,五角大樓當然有自己的說法。這個說法本質上就是從實力地位出發,優秀的武器出廠慢一些是有道理的。
不如考慮去倫敦參加首腦峰會的時候,向英國施壓,以這樣無助東西方世界緩和局勢的大道理,試一試能不能騙過英國人。
在七月初,美國總統布什飛往倫敦,共同來到倫敦的是北約成員國的首腦,大家濟濟一堂,談論關於北約的未來。撒切爾夫人當然老調重彈,強調不能忽視來自俄羅斯的威脅,但是這一聲音,大多數人已經不感興趣。
尤其是老布什表態之後更是如此,這是第一次英美兩國在一件事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可以說整個過程當中,撒切爾夫人和老布什都沒在一個頻道上,這和里根時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撒切爾夫人反對的事情,包括了幾個若干問題,反對不把核武器作為對蘇聯施壓的常規手段,以及反對西歐和蘇聯進行常規力量裁軍的談判。
這種聲音被老布什無視,在撒切爾夫人的干擾下拿出來了北越首腦會議的倫敦宣言,《倫敦宣言》呼籲蘇聯和華約成員國與北約締結一項“互不使用武力”和“不再相互敵對”的聯合和解宣告,併為達成歐洲常規裁軍協議原則上確立了日程:力爭在第一年內就簽訂第一階段裁減歐洲常規力量條約。
老布什還強調,提高了核門檻,重新確立了使用核武器的底限,同時強調在常規力量取得低水平均衡的條件下,不把使用核武器當做對付大規模常規進攻的首要選擇,從而減少了對核武器的過分依賴,並且重申支援聯邦德國,中導條約仍然有效,也不會在聯邦德國部署短程導彈。
“把核武器作為最後的選擇,會瓦解北約在威脅上的效果。”撒切爾夫人站起來對布什不滿的指責,“比起原來的共識,這一次的會議會導致北約應對方面的講話,不如原來靈活。”
“撒切爾首相認為,隨時準備打核戰爭就很靈活麼?”老布什說話的同時掃向會場內的歐洲國家首腦問道,“我們是否可以傾聽其他盟友的意見?”
意見?那是顯而易見的,有幾個國家願意隨時和蘇聯時不時的就互相威脅一下,自然是全部站在老布什的旁邊,哪怕這一次會議是在倫敦召開的,老布什仍然佔據了上風,不過最後老布什還是給了撒切爾夫人面子,並沒有在會議上直接宣佈冷戰結束。
他準備下個月在法國訪問的時候,再把小夥伴們召集在一起,宣佈這個勝利的訊息。算是給撒切爾夫人這個東道主,留下最後一點尊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