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寫的有鼻子有眼,“根據訊息靈通人士透露”,美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派人前往非洲和拉丁美洲,尋找亞洲和歐洲尚未發現的病毒,最終得到了艾滋病病毒。五角大樓已經在巴基斯坦進行人體試驗,病毒將很快傳染到印度。
作為前宗主國,英國一直都關心印度的一舉一動,印度的一切事情都自帶流量,很快這一份報道就被英國報紙所轉載,艾倫威爾遜也很快見到了這份報道,心說沒白參加一場勃列日涅夫的葬禮,成果還是有的,這不就出來了麼。
比歷史上早了這麼幾個月,不出意外的話,馬上這個訊息就會流傳半個世界,以及自由世界部分國家。
《愛國者報》打響了第一槍,蘇聯馬上跟進,蘇聯《文學報》發表了一篇題為《西方的恐慌——艾滋病的轟動背後隱藏著什麼》的文章。
文章強調,美國人制造了艾滋病毒,而且,一開始軍方在美國的同性戀人、吸毒者、拉美移民等社會邊緣群體身上進行了試驗,最後,文章指出,艾滋病毒是美國人整合了歐亞幾種舊病毒後製造出來的,能夠造成人體免疫力缺失。
正準備大選的工黨和保守黨,面對驟然而來的輿論風暴,先後對這一信誓旦旦的輿論進行表態,撒切爾夫人還專門找到艾倫威爾遜,“輿論上虛假訊息,你就不能想想辦法麼?”
“比如說拍一部,是大臣?”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回答道,“又不是說英國製造了病毒?有什麼可說的?”
“可英國和美國的特殊關係,這樣會導致美國的不滿,我和里根在思想上高度一致。”撒切爾夫人說著自己的理由,“血濃於水。”
“血濃於水,但英國和美國是兩個國家,除非美國總統改叫首相,認可女王陛下為國家元首。”艾倫威爾遜瞟了一眼撒切爾夫人,不鹹不淡的道,“到時候首相也許會成為大不列顛州州長,實現自己想要做美國人的夢想。”
“我什麼時候要做美國人了。”撒切爾夫人認為眼前的男人不可理喻,她從來都沒有這麼想過,但美國人不比蘇聯人可信?
“每每看到保守黨至少是一部分議員存在美國的親屬,我都很懷疑他們對英國的忠誠。”艾倫威爾遜輕哼了一聲,一點也不掩飾對保守黨的看法,“我一直就覺得,英國的選舉標準應該改一下,尤其是對海外親屬這一塊應該規劃。”
“你很瞧不起我們這些民選代表是不是?你就信任那些貴族。”撒切爾夫人氣不打一處來,認為艾倫威爾遜對保守黨存在偏見。
艾倫威爾遜直接從兜裡掏出來了錄音筆,看著生氣的首相循循善誘,“我尊敬的首相,把你剛剛的話再說一遍,所謂政客,補救是煽動、陰謀、操縱、推脫、貪贓枉法和蠱惑人心是同義詞麼。我一想到這一次福克蘭群島戰爭的英屬阿肯松島存在美國的軍事基地,就忍不住想要查一查二戰時期的戰時內閣大臣,現在有多少人和美國穿一條褲子。”
“對了,把對貴族的看法也重複一遍,要是能留下哪怕卸任也絕對不會接受王室的授勳語音記錄,那就太好了。反正你總是給女王陛下難堪。”
撒切爾夫人氣呼呼的,她不過就是問了一下艾滋病的輿論問題,就被說了這麼多,連她的丈夫都沒有管這麼多。
“你走,我要一個人靜一靜。”撒切爾夫人指著門口下達了逐客令。
“早說啊,我挺忙的,哪像是你天天對著公眾故弄玄虛。”艾倫威爾遜走到門口忽然回頭,“BBC要因為那部是大臣採訪我,會不會是你的政治秘書提供的建議?好像我在巴格達的時候,他去了BBC總部。”
對於艾滋病的傳言,在中東地區引起了熱烈討論,尤其是科威特和阿聯酋兩國,討論的熱度特別高。當地英軍司令直接面見埃米爾,表示英國會進行自我隔離,新兵服役也會帶著檢疫報告,以此打消兩國公民的疑慮。
艾倫威爾遜還是要堅決捍衛英美特殊關係的,在接受BBC的採訪時候,沒等提問就怒斥印度的言論非常可恥,違反了無罪推定這一原則,如果有證據證明美國曾經進行過人體試驗,大可以拿出來,沒有證據就是沒有這種事。
“只要保持英國公民傳統的道德感,就能夠做出很大的預防,好像目前只有同性戀這個群體存在防衛漏洞。”艾倫威爾遜順便狠狠踩了一腳這個少數群體,然後等著專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