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地方平時也沒人關心,可以先進行軍事動員,可以私下透過機構讓當地做好準備,等著倫敦一聲令下就立刻開始。
先不在下議院表達出來開戰的決議,撒切爾夫人主動詢問道,“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先讓美國人發揮一下外交影響力。”艾倫威爾遜用篤定的口吻道,“總要給華盛頓為和平奔走的時間吧,不然有損於英美特殊關係。”
美國一定還是會有限度站在英國一邊的,因為英國往美洲扔炸彈的舉動,有助於美國加息收割拉美,並不是要針對阿根廷,那絕對是一個誤會,是整個美洲國家,都在美國的收割範圍之內,美洲的美元結算佔比是百分之九十五。
整個拉美國家的情況大同小異,阿根廷在其中並不突出,巴西作為世界第三大債務國,國家總債務九百億美元。同樣面臨外匯儲備枯竭卻身懷鉅債的還有墨西哥等國,艾倫威爾遜相信美國現在都已經準備對這些國家進行債務重組了。
無非就是,拉美國家的舊債務到期一筆後,債權人立即向該國提供一筆新貸款用於償還舊債,也就是事實上把債務無限期拖延下去,作為交換,拉美國家必須中斷原有經濟計劃,削減開支,減少赤字,這些措施雖然緩解了帳面上的債務問題,但是卻摧毀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環境,導致鉅額資本外流進入債權人國家。
而經濟環境被破壞又導致這些國家財政環境進一步惡化,再次無力償還下一批到期債務,於是只能再因循舊例,借新還舊,如此反覆,最終形成債務危機資本外流經濟危機財政危機債務危機的無限惡性死迴圈。
商量的結果暫時按兵不動,撒切爾夫人立刻致電美國總統里根和國務卿黑格,請求他們從中斡旋,對阿國執政委員會主席加爾鐵裡將軍施加影響。
這隻會讓加爾鐵裡將軍認為英國不會做出激烈反應,從而高枕無憂,於是加爾鐵裡將軍做出了一個並不艱難的決定,以民族英雄的姿態視察阿根廷口中的馬島,為這一次成功的民族英雄體驗成功的續費了兩天。
但是在這兩天,尼泊爾王國首都加德滿都,英國的徵兵處門庭若市,並非是徵兵季英國的徵兵引來了當兵養家的尼泊爾青年蜂擁而至。
而在羅德西亞,超過五千名青壯年被成功集結,這都預示著英國絕對不會這麼算了,只是指望阿根廷一個拉美國家,注意到這方面的動作確實強人所難。
遭受了兩天抨擊的撒切爾夫人,終於和背後的堅定支持者內閣秘書長,一起來到了下議院,和各黨派共同討論福克蘭群島問題,這一次女首相有備而來,對在野黨的指責全無兩天前的被動,當即表示要進行堅決的回應。
在辯論的關鍵時刻,艾倫威爾遜開口對撒切爾夫人的執政進行辯護,“從國際角度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阿根廷人可能有著自己的理由,但是很多國家總是有一種恨不能讓人理解的想法,那就是英國離開了,土地就理所當然是你的。我們不談這種想法的對與錯,但是不是至少應該做到不要把英國的尊嚴踩在地上?現在這已經不是單純的領土爭議問題了,英國公民也是有尊嚴的。”
“英國給你的才是你的,英國不給你,你不能搶!”艾倫威爾遜面對著六百多名議員,擲地有聲的發出威脅,“阿根廷應該立刻無條件退出福克蘭群島,審判做出危險冒險決策的相關人士,阿根廷方面必須在八小時之內進行回應,就這樣。”
做出危險冒險決策的相關人士,當然指的是加爾鐵裡本人,還沒開戰就要讓阿根廷的首腦進監獄,似乎是有些過分了。
但這也正是目的,美國剛剛參戰就要軸心國無條件投降的原理是一樣的,美國是激發軸心國和英蘇等國血戰。
英國現在的目的就是堵住加爾鐵裡的後路,讓加爾鐵裡不論如何選擇都避免不了牢獄之災,與其如此還不如堅定的做一個民族英雄。
下議院進行表決,決定組建特混艦隊回應阿根廷對英國海外屬地的無禮佔領,在下議院做出堅決回擊的共識之後,外交大臣卡林頓引咎辭職,作為這一次福克蘭群島被佔領沒做出反應的替罪羊,緊接著,掌璽大臣漢弗萊和外交與聯邦事務國務大臣理查德·盧斯也相繼掛冠離去。
撒切爾夫人一副臨危受命的樣子,進行上任首相之後的第三次內閣改組,同時也是當前戰時內閣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