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物價委員會的同事都欣然願意,那肯定是在撒謊。”艾倫威爾遜苦笑了一聲,然後點頭道,“我會盡力勸說他們,不要出現不滿情緒。”
撒切爾夫人點頭,把自己的事情說完了,便反問為什麼要見自己,艾倫威爾遜便闡述響應首相增加國防力量,以及振興英國的主張,提及現在英國某種程度上面臨的現實威脅,這個現實威脅自然指的是越南。
越南統一之後,接連對寮國和柬埔寨完成了控制,已經成了面積近八十萬平方公里、管理人口六千多萬的政治實體。
要知道越南現在控制的土地幾乎是沒有爛地的,不像是寒帶國家有凍土帶,也不像是中東北非的沙漠,這都是具備開發價值的土地。
六千多萬的人口,超過歐洲國家當中的任何一個,本來來聯邦德國要不是被艾倫威爾遜坑了一把,說不定人口會比越南多。
可聯邦德國的公民比歷史上少了幾百萬,這就導致如果越南在歐洲,將會成為除了蘇聯外體量最大的政治實體。
“根據多米諾骨牌理論,一旦無法阻止越南的攻擊,整個東南亞都會有危險,馬來亞當然也會有危險。現在美國已經被越南人嚇破了膽。不但對東南亞的局勢視而不見,連在泰國的軍事基地都撤離了。”
艾倫威爾遜闡述了越南對整個東南亞格局的破壞,要知道英國的在半條命都在馬來亞身上,這還不算原來的荷屬加里曼丹,現在的加里曼丹共和國。
在荷蘭退出東南亞之後,新獨立的加里曼丹共和國,裡面也有近二十萬的荷蘭移民,在這些荷蘭移民的歡迎下,英國藉由馬來亞的經濟優勢,對加里曼丹共和國施加影響,這是一個親英的國家。
不管加里曼丹共和國行不行,不管這個共和國的後果就是,讓加里曼丹共和國面臨現在泰國的局面,美國面對越南的步步緊逼,直接把打越南戰爭時期在泰國設立的軍事基地撤了。
印尼人可認為加里曼丹島是本國的一部分,越南往泰國滲透還要找個藉口,印尼連藉口都不用找,英國怎麼敢不管這個國家,保護加里曼丹共和國就是保護馬來亞。
一旦越南幹掉了泰國,馬來亞就失去了北方的緩衝國家,到時候還不被越南和印尼兩個親蘇國家南北夾擊?
雖然艾倫威爾遜心裡知道泰國其實不可小視,最終在軍事衝突當中擋住了越南,但其他人不知道,包括撒切爾夫人這個首相,在聽了一遍馬來亞周邊的安全形勢分析之後,心中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扶持泰國也是捍衛英國的利益,現在美國明顯在軍事行動上,已經失去了信心。我們不是沒有表達過擔憂,但目前看來我們只能依靠自己了。”艾倫威爾遜一見到女首相的樣子,差點又來一個背對眾生。
但辦法還是有的,英國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優勢,南越滅亡之後逃出來了百萬難民,被馬來亞接收,民意上肯定不是問題。
而且英國現在確實有一批多餘的軍事裝備可以用來武裝泰國,就是已經進入生產程度,準備賣給伊朗的坦克訂單,如果泰國願意出合適的價格來購買,都可以談,沒什麼不能談的。
燃文
支援泰國,足以在美國已經嚇破膽的時候,捍衛英國在東南亞的利益,提升英國在世界事務上的影響力。還可以增加一批軍事訂單,進行一些層面上的創收,“我們要組建一批陸軍軍官組成的顧問團,拍往泰國讓其儘早形成戰鬥力。”
最後才是艾倫威爾遜的目的,山高皇帝遠才容易把好大兒的級別提上來,但這不是坑害國家,而完全是個人層面和國家層面的雙贏。
在美國從東南亞勢力衰退的當下,英國支援泰國的舉動確實對英國有好處。
粉碎蘇聯勢力在東南亞的擴張,英國的態度將會成為扭轉冷戰走勢的關鍵性一步。
馬來亞的安全問題,不能讓撒切爾夫人提出反對意見,“爵士,你可以和泰國政府進行一番溝通,政府全力支援你的行動。”
“首相堅定捍衛大英帝國利益的態度,真是令人動容。”艾倫威爾遜似乎十分感動,既然首相已經表態了,他必須馬上和泰國方面取得聯絡。
英國雖然割了泰國南部的地峽土地,但和麵對越南的威脅相比,這就不算大事了。
雖然割地會讓泰國人不滿,但這不是致命問題。要是越南人打過來,至少對泰國王室來說,這就是一個滅頂之災,哪多哪少,至少泰王是狠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