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漢看了一眼哈羅德威爾遜,後者無所謂的聳肩,這些話?確實是不太適合一個民選的大臣說出來,雖然國際社會的底層邏輯關係就是這樣,可是在一個被世人矚目的國際會議上說出來,影響還是很大的。
現在全球經濟越發成為一個整體,日本又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國,兩國肯定還有坐下來的機會,卡拉漢確實不能說這種話。
“事實上,歐洲和美國的團結穩定是自由世界繁榮的基礎,當然,我們並不否認日本這個國傢俱有戰略意義。但是在國際經濟體系當中的作用,還需要更加廣泛的認可,空有工業規模是不行的,還需要外交影響力,軍事能力等等。”
艾倫威爾遜就差把白人至上掛在嘴上,雖然他沒有說出來,但話裡話外都是這個意思,第一日本並不是一個正常國家,日本有軍隊麼?沒有!但聯邦德國的可是有軍隊的,兩國雖然都是戰敗國,但在地位上可不一樣,德國遠比日本重要的多。
“英國人不好承擔責任,就把內閣秘書長推出來。”基辛格對洛克菲勒低語道,“其實我們應該注意一下這位秘書長。”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妻子,不是他。”洛克菲勒面帶微笑回答,“從制度的底層邏輯來說,艾倫爵士是說的不算的,這是英國內閣的意思。”
是這樣麼?基辛格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可是他實在是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的判斷,洛克菲勒說這個內閣秘書長被推出來說政客不好說出口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邏輯上也完全說得通。
除了日本之外,各國代表其實心中都同意大放厥詞,話裡面瞧不起歐美之外國家的英國內閣秘書長。
但對日本一方來說,這確實像是一個羞辱,或者說把像去掉,這就是一個傲慢的老白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要是二十一世紀的話,艾倫威爾遜就算是做不成懂王,怎麼不得撈一個深紅州的州長乾乾,可惜了,現在都說什麼團結,什麼多元化。多元化的後果所有國家當然是還沒有見到,除了英國一個不願意透漏姓名的權威人士。
“我想歐洲國家十分盼望一個更加具有建設性的國際貨幣體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僅僅是英國,而是歐洲所有國家都這麼認為。”
如同兜售成功學的大師在主講臺上,就差下來的時候說一句,“聽懂,掌聲。”躊躇滿志的走下來,有一種除了騙你之外沒成功過的風範。
主權貨幣體系肯定比佈雷頓森林體系對美國更好,雖然理論上大家機會均等都可以把貨幣的主動權拿回來控制在手中,可明顯美國的國力遠遠超過在場國家的任何一個,這就等於是沒有維護成本,美國當然是開心了。
美國開心其他國家就不一定開心,不然一九四四年的時候,美國為什麼反對英國的方案?
各國代表團的立場不同,但基本上分成了兩大陣營,分別是美國和美國的跟班日本,以及歐洲國家,雖然歐洲國家把英國推出來和美國談談,但對美元抨擊最尖銳的國家還真不是英國,希拉剋態度強硬的表示,如果這一次的體系不能讓法國滿意,歐共體或許會建立自己的金本位體系。
“美國的一票否決權不應該在存在,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希拉剋這句話,讓美國方面的出席者臉色都很不好看。
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都有一票否決權,這兩個組織理論上不會透過不利於美國的決議。
在戰後美國的經濟霸權覺醒的時間比軍事霸權早了這麼幾年,美國以世界百分之六的人口,佔據了百分之五十的財富,必須要制定一個看得過去的規則來保護這種財富。
美國人設定金融規則的理由是既能保持自己的財富地位,又能讓自己的國家免於戰爭,唯一的辦法就是制定對美國有利的規則,讓其他國家都按照規則行事。
只要在這個規則的框框之內,美國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世界銀行和IMF的總部都在華盛頓,雖然兩個組織在全球有很多駐外代表機構,但權力的中心,毫無疑問是在華盛頓的總部,駐外機構只是輔助的資訊蒐集和專案監督作用。
在世界銀行和IMF建立之初,美國與歐洲國家對兩個組織的領導人選達成了默契,IMF的總裁由歐洲國家提名,世界銀行行長由美國提名。
“法國人要刨了美國人的總統山麼?”艾倫威爾遜聽到希拉剋的主張,覺得自己攻擊一下日本還是比較柔和的,至少沒有法國人這麼無所畏懼。
艾倫威爾遜的話在不好聽,也沒上來就對著美國的一票否決權衝鋒,雖然他很想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