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開始給政府潑髒水了,這不是危言聳聽,蒙哥馬利就是這樣,退休以後,英國政府覺得不能讓他白領一筆優厚的養老金,要利用他極高的聲望和遍佈世界各地的熟人好友關係,使他成為國家的一位不可多得的解決麻煩問題的專家和非官方使者。因而,他被頻頻叫出自己家,以“私人”身份去擴大英國的影響。
這是讓蒙巴頓做出決定的根本原因,“說得對,我既然退休了,不能總是讓政府來煩我。在珀斯就沒有這種擔心了。”
按照流程,蒙巴頓將在明天進行最後一天的工作,也是和後繼者交接,下一任國防參謀長赫爾爵士已經蓄勢待發。
艾倫威爾遜在第二天早早來到國防部,反正也沒什麼事,就當是觀看蒙巴頓最後一天的生活狀態,順便和新的國防參謀長打好關係。
蒙巴頓元帥的最後一聽軍旅生涯波瀾不驚,相反還很高興的和女婿談論起來澳大利亞的生活,“不知道那邊怎麼樣。”
“某種意義上來說,比英國的生活輕鬆的多。”艾倫威爾遜很是開心的回答,沒有外來移民威脅,雖然有印尼在旁邊,但說實話印尼威脅都是吹出來的,對於英國皇家海軍來說並不是威脅,“珀斯附近也有英軍駐紮,元帥沒事可以去看看。”
澳大利亞要是自然條件好一點,問題都會比美國少很多,不過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做一個無憂無慮的世界礦山就挺好。
“聽起來不錯。”蒙巴頓很開心,如果休息時間長了,想念軍旅生活倒是可以去軍營轉轉。
蒙巴頓決定圍繞著自己工作多年的地方轉轉,把辦公室留給了新任英國國防參謀長赫爾爵士和女婿,讓白廳和軍方互相熟悉熟悉。
蒙巴頓就要最終告別四十九年的戎馬生涯離開國防部了。訊息不脛而走,許多記者和一些好奇的過路人,都紛紛前來圍在國防部大門口,蒙巴頓下樓時從窗子裡看到了外面的情景,高興地說:“嗬!門口還有這麼多人,真令人滿意。”
辦公室裡面,赫爾爵士則和艾倫威爾遜對話,“秘書長和元帥的感情,比之一般的父子都要好。”
“帕梅拉是我的妻子,我當然對元帥充滿感激,這是我的義務。”艾倫威爾遜不卑不亢的回答了對方的問題,然後話鋒一轉,“就像是我對軍方的義務一樣,英國的海外利益,還需要軍方來守護。我一直都是十分支援軍隊建設的,雖然有些專案不可避免的在評估之後,被砍掉,但絕非我的本意,而是無法說服內閣透過。”
白廳是英國權力中樞,雖然被選上來的議員們並不這麼認為,但這是事實,白廳理所當然對任何一個部門有影響力。就比如現在的國防部常務次長馬金斯,就在把控著國防部的方向。
這一天蒙巴頓少見的按時下班,在眾多圍觀群眾和記者的閃光燈下走出了國防部,這些不知道,蒙巴頓即將開啟下一個階段,成為澳大利亞和英國之間的橋樑。
艾倫威爾遜見證者歷史著名人物從臺前到幕後的全過程,也不由得發起了感嘆。
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重燃戰火,就像是艾倫威爾遜預測的一樣,印度在喜馬拉雅山丟了大人之後,現在連巴基斯坦也覺得可以和印度比劃比劃了。
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克什米爾游擊隊對印軍哨所和一些補給倉庫進行攻擊,直到後來戰爭規模擴大,巴基斯坦才派遣了大批武裝人員進入了克什米爾地區。印度方面更是一舉在停火線地帶集結了超過六個師的兵力,直接朝巴基斯坦本土發起了攻擊。
距離艾登信誓旦旦的派外交大臣調停才沒多久,兩國又開始大打出手,導致了工黨在下議院指責保守黨在粉飾太平,這讓艾登十分惱火。
“處於我們和印度的傳統關係,理論上我們應該站在印度一邊,但是相信,美國處於平衡印度的考慮,一定會站在巴基斯坦一邊。現在戰爭規模雖然很大,但是戰線還沒有明顯的變化,還不至於讓我們匆忙表態。”
到了唐寧街十號的艾倫威爾遜,拿著最新的外交情報,建議艾登道,“而且我們施加影響最好不要自己出面,巴基斯坦是和平教國家,我們是否可以透過對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施壓,看看印度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