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在佈雷頓森林的的時代,歐洲各國對美國還是有反抗能力的,法國單槍匹馬就能讓美國很難受。更別提德國帶動起來的國家遠比法國那一次要多,英國如果一定要堅定的站在美國身邊?無非就是多一具屍體……
“說實話,沒有任何人能夠有這樣的威望,能夠在這個時候讓各國銀行住手。”艾倫威爾遜苦笑著道,“這是上百億上千億的資金流,任何人阻擋在前面,不管是總統還是首相,都會被輕而易舉的碾碎。”
艾倫威爾遜也沒辦法,他現在要和英國的參與者說收手吧,外面都是警察,也可能會背後中槍,而且這不是英國自己的問題,還有其他歐洲國家。
“我們阻止不了什麼,但如果做出一番阻止的樣子,最後阻止失敗,那還是做得到的。”艾倫威爾遜想來想去,“比如說首相在下議院發表一番注意到了經濟過熱的講話,表示政府已經做好了嚴陣以待的準備。”
哈中堂目前也就能做到這一點,反正平時在不少人眼中就是一個蘇聯間諜,在這個時候就別想著維護英美特殊關係了。
美國那不到兩百億不到的黃金儲備,頂得住接下來不知道多少的拋售大單麼?
潛在的拋售債券,別說是英國,就算是全世界已經開採出來的黃金加在一起,也不可能做到平賬,現在誰覺得英國能夠阻止什麼,那都是賣國賊。
但隔了一天,華盛頓通報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要訪問倫敦的訊息,表示表明美國是希望英國智商不線上的。
“這算什麼?美軍撤退往英軍陣地上打照明彈麼?”艾倫威爾遜聽了外交部的通報之後嘀咕道,但就算如此,也不能耽誤他下班。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瞭了,這一次的美元危機不是地球上的力量能阻止的,阻止就是百分之百的陪葬。
“基辛格這一次來能帶來什麼許諾呢?”帕梅拉蒙巴頓也不解,不過基辛格既然要來,那肯定會開出條件。
“也許是什麼英美共同掌控世界金融秩序的空頭支票。”艾倫威爾遜撇嘴道,“佈雷頓森林體系自己有問題,難道美國過給一部分權力就能維持下去了?無非就是多維持兩年。這個現實主義者的國務卿雖然花招很多,但也不是不能對付。”
出於前世記憶,基辛格在艾倫威爾遜的腦海中的知名度遠超美國其他國務卿,他主要做成了兩件事,和沙特談的很好,還有就是打破了中美外交堅冰。知名度高的原因,就是因為後者。
不過大部分美國人並不認為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工作很具有決定性,這從後來基辛格影響力急劇衰退就能看出來。
里根時期基辛格就已經被一部分人認為是綏靖主義的美國代表。某大國認為戰勝蘇聯我功勞很大,不然你贏不了。美國人並不這麼認為。
不過在艾倫威爾遜看來,蘇聯失敗肯定是自己的問題佔主要原因,任何國家的外力因素和這個主要原因相比,那都不是主要原因。
這一次的緊急訪問,伴隨著風塵僕僕的基辛格降落在倫敦就直接開始了,不出所料,基辛格是帶著妥協的誠意來到倫敦的,羅馬人再次想起來了希臘人,在關鍵時刻又不嘲笑英國自作多情,而是希望英國能夠在外交上進行幫助。
哈羅得威爾遜對基辛格的來訪當然是重視的,也表示願意和美國一起化解這一次的危機,至少在基辛格面前他是這麼表態的。
“華盛頓和倫敦代表著世界的秩序,其實只要英國集中自己的力量,和美國一起應對困難,我相信世界秩序就不會崩塌。”基辛格誠意滿滿的道,“我們甚至認為英國應該在歐洲發揮更大的作用,現在蘇聯的威脅下,應該加強在歐洲的軍事力量。其實放棄一些不重要的地方也不是壞事。”
“怎麼?沒說出什麼條件,英國還要把殖民地搭進去?”艾倫威爾遜聽了威克的彙報譏笑道,“不如說明白點,希望英國從中東撤軍,讓波斯灣的保護國真正獨立,把英國在波斯灣的影響力都送給美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