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北約是英國首先提出建立,聯合法國讓美國駐軍歐洲,分擔英國面對蘇聯的壓力一樣。
平常也是英美兩國的情報主管在討論問題,當然一般還是以美國的意見為主,但這一次因為軍情六處的首腦要退休,艾倫威爾遜這個聯合情報委員會秘書長就自己過來了,沒想到趕上了黑人開啟零元購。
這對把理查德·赫爾姆斯弄的很尷尬,而且對方還是顛覆伊朗時候就比自己地位高的英國官員,一番質問弄的很沒脾氣。
“好了,暫時不提這個問題。有一個問題英國是很關心的,我們想要知道美國到底要在越南造成什麼局面。戰爭總不能無休無止的繼續下去不是麼?”見到理查德·赫爾姆斯的窘迫,艾倫威爾遜換了一話題,但這個話題仍然尖銳。
從美國大規模介入越南局勢開始,到現在也三年了,三年時間朝鮮戰爭都打完了,而這一次的戰爭似乎還一點沒有結束的意思。美國的出兵已經從一九六五年的近二十萬,變成了現在的五十萬。
直接軍費已經投進去了幾百億,這是直接軍費,實際上美國的總體投入還是明面上的三倍。
所以後世就有了兩個數字,一種說美國投入了兩千多億美元,一種說法是投入了六千多億美元,後者是美國因為越戰花費的總數。
馬來亞肯定是因為越戰受益了,從去年開始馬來亞的人均收入還超過了日本,越戰在打幾年,沒準馬來亞的收入領先就會成為定局。
“這是國家戰略問題,我只是中央情報局的局長。”理查德·赫爾姆斯再次揮別了這個問題,“威爾遜爵士,如果英國真想幫忙,就出兵。”
“我們面對的印尼在絕對力量上比北越還大。北越不過兩千多萬人口,印尼是一個億。”艾倫威爾遜施施然回答,“就算是和澳大利亞一起,遏制印尼也十分困難,而且你也知道荷蘭似乎要放棄加里曼丹島了。”
兩國實力平等,外交就是力量,兩國實力懸殊,力量叫就是外交。這是多麼簡單的道理,美國人就是不明白這點。
這一次會議之後,理查德·赫爾姆斯再次出現則是在另外一個情報部門的總部當中,面對著面相上和丘吉爾有一拼的老頭,聯邦調查局局長鬍佛,談及了這一次情報主管溝通的不順利。
“也真是巧了,正好趕上馬丁路德金遇刺。現在各大城市都在混亂當中。”理查德·赫爾姆斯苦惱的道,“如果我們不能平息混亂,在其他四國眼中,這一次算是顏面掃地了。”
“怎麼平息呢?到了現在,黑人的問題已經不是我們能解決的了。”胡佛伸手指著白宮的方向,“沒人能夠解決,只能把混亂控制在一定的層次。現在說把黑人送回非洲,他們願意回去麼?”
美國要能進解決黑人問題早就解決了,根本不會到了今天還沒解決。胡佛也沒有辦法,不過英國人有一點說的還是對的,黑豹黨應該被剷除。
此時的電視上,總統林登約翰遜正在譴責黑人的暴亂,表示這不是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初衷。
“看到美國面臨現在的困局,真是讓我十分難過。”艾倫威爾遜眼中含著淚光,伸手把赫本拉入懷中感嘆著。
“你也不要苦惱了,我相信你碰到這樣的事情發生,肯定會全力解決的。”赫本伸手在男人臉上摩擦了一下,表達自己的支援。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英國不要出現成規模的黑人族群。”艾倫威爾遜由衷的道,“距離產生美,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他也不是專門過來美國一趟干涉內政,而是準備了法國出現托洛茨基主義者活動的訊息,和中央情報局進行交流,不知道美國人重視到這點了沒有,艾倫威爾遜的目的,當然是希望美國和英國站在一起,雖然現在法國的局勢還不算太亂,但防患於未然嘛。
------題外話------
一群群號,957315433。擴群了,二群人滿了,不要+進不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