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斯特里總理的病逝是令人難過的一天,全印度甚至全世界都應該銘記這樣一個卓越領導人的離開,我和夏斯特里相識於一九四二年。”蒙巴頓元帥滿臉沉痛哀悼的開始這一次的演講。
下面貴賓席的一對小夫妻早已經膩在一起,帕梅拉蒙巴頓根本對父親的話充耳不聞,詢問著傷兵事件來龍去脈。
艾倫威爾遜堂而皇之的摟著妻子的嬌軀,小聲道,“這裡面也有美國人,不過沒有公佈出來,離開之前的輿論引導還是成功的。我們也將犯罪分子明正典刑了,算是一個很大的震懾,至於受害家庭也給了封口費。以及待遇上的安排。”
馬來亞可是用來代替英屬印度的,這可不能等閒而論,再把這個殖民地丟了,英國就可以考慮做跟班了。在這個世界做跟班可能比艾倫威爾遜腦海中的世界還要慘,法國一口吞了阿爾及利亞,雖然說宜居土地並不大吧,可比較而言英國要是不對一個地方做到同樣的控制,應對法國都會捉襟見肘,這也是白廳以及兩屆政府的共識。
“不過聽說美軍在南越的軍事行動成效不大,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帕梅拉蒙巴頓還是隱隱有些擔心,處在英國的角度就是這樣,面對美國的暗中使絆子英國當然是不滿,但要是美國一敗塗地?
“不用擔心。以本土的位置來說,蘇聯一直都威脅到我們,都這個地步了,還擔心什麼?”艾倫威爾遜看的很開,“自由世界控制的地方遠超蘇聯,只有一個威脅值得重視,那就是世界前三人口的國家處在一個陣營。”
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實力對比,但這在歷史上沒有發生過,從印度撞山開始,這個可能就不存在了。雖然某段時間蘇聯和中印兩國的關係都很好,但卻沒有利用這段時間調節兩國的邊界問題。
話又說回來,蘇聯也不一定能做到,邊界問題這種糟爛事,站在哪個國家的一邊都是不對的。
就算是艾倫威爾遜是蘇聯人,他可能也會站在印度一邊,因為誰都想不到同一個陣營的國家竟然反水,就算是鐵托的南斯拉夫也沒有做到某大國後來那種程度。
不過這是蘇聯的煩惱,等到某大國跳船的時候,作為一個自由世界的卑微社會公器,艾倫威爾遜會把英國的輿論霸權借給蘇聯用,為這個敵人說說話的,你們自己都兵戎相見了,還不允許英國挑撥離間麼?力求讓這兩個國家以後不再靠近。
印度是一個強國,雖然印度人沒有達到過一個工業強國到達的標準,只能打一波流的戰爭,可誰都不能否認,能抗住印度一波流的國家根本就沒幾個,問題就在於它的兩個鄰國恰好都在這個範圍。
要是印度這個國家也站在沒分裂的蘇聯集團一邊,那足夠令自由世界這邊頭大了。
就算是美國實力超群,能夠在歐亞大陸兩邊頂住敵人,印度洋方向誰來頂住印度?不會指望巴基斯坦吧?現在東巴還沒獨立的巴基斯坦能頂一陣,要是孟加拉獨立的巴基斯坦,是頂不住印度的
不能讓印度過於靠近蘇聯是當務之急,至少當前這個時間段,印度還是有拉攏的價值。
“像是印度這樣歷史悠久,具有強國基因的偉大國家,理所當然的應該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之一。”夫妻倆咬耳朵的同時,最後一任英屬印度總督,英國的王室代表蒙巴頓元帥,已經揮動著空氣籌碼,為印度人畫大餅了。
印度上層人士都是懂英語的,蒙巴頓的空氣籌碼一出,最怕空氣突然寂靜,但馬上,如雷一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把蒙巴頓元帥包圍。
“看,這不是效果很好嘛?”艾倫威爾遜一副優勢在我的表情,他的靈魂是印度經常鍵政的某大國人士,現在的身份則是印度的前宗主國英國公民,兩大強國可以從不同角度伺候印度人,這福分還小麼?
未來在聯合國,英國代表時不時的用入常勾引一下印度,又不用真的拿援助,說不定這個魚餌還可以起到讓印度時不時地惠一下英國,堪稱贏麻了。
夏斯特里的葬禮和蒙巴頓的演講,佔據了未來幾天的印度輿論中心。
這麼熱烈的反響,也讓蒙巴頓父女大吃一驚,沒想到真有這麼大的效果,帕梅拉蒙巴頓在父親面前為丈夫說話,“他要是在一戰之前工作,那才真正是英國的幸運。”
昨天艾倫威爾遜才剛剛從大使館,向國內解釋空氣籌碼的事,表示這個表態就是糊弄一下印度人,蒙巴頓元帥雖然很有知名度,但畢竟不屬於現在的英國政府,用以表態更加合適,相信內閣也明白,印度入常的難度有多大。
印度入常和某大國的重返之路不是一個難度,趕上的時間也相當好,某大國雖然和蘇聯已經起了衝突,但還沒有正式露出反心。沒出現在阿連德身亡時候和其他蘇聯盟友背道而馳的表態,也沒有和越南打大規模戰爭。
不然的話,以七十年代蘇聯的聲勢都要超過美國的地位,要下絆子的話,永久阻止可能做不到,延緩個幾年應該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