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芬蘭做離岸平衡的地方了,效仿香江麼?”帕梅拉蒙巴頓見到丈夫回來還忙於工作,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個計劃的初衷。
“芬蘭也就這個作用。現在也是為了一九四五年的決策買單。”艾倫威爾遜聳聳肩,他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芬蘭也是英國出賣的。
只不過出賣的時候,艾倫威爾遜還是一個小卒子,沒有蹭上熱點而已。那個時候甚至艾德禮政府還沒有上臺,是丘吉爾領導的戰時政府。至於直接負責人,前任首相艾登。
艾登這麼喜歡在外交領域拿分的首相,做首相的時候沒去過芬蘭,原因就是當初和蘇聯人確立芬蘭的格局時候,代表英國的就是他本人。
斯大林想建立一個圍繞蘇聯的安全帶,這個安全帶當然可以由受蘇聯深刻影響的同體制組成,但也能由政治外交上保持中立的國家組成。
芬蘭外交上保持中立,也能保衛以列寧格勒為核心的西北邊疆。而蘇聯為什麼能容忍芬蘭外交上那種“不與蘇聯敵對”的中立呢?因為當年劃分戰後勢力範圍的時候,艾登雖然當面在北歐問題上,對蘇聯表現的很含混,但蘇聯人透過間諜手段,獲取了英國高層在北歐問題上的底牌:英國準備在芬蘭問題上迎合蘇聯。
英國希望芬蘭保留議會民主以及商業上的獨立,但承認蘇聯對芬蘭的影響力,也不準備挑戰蘇聯在芬蘭的地位。
也就是承認芬蘭是蘇聯的勢力範圍,而且並不反對。而且英國人後來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在盟國管治委員會里,英國人儘可能的與蘇聯人保持一致,英國外交部人也向芬蘭表示,在接下來的蘇芬正式和約的談判中,英國不會幫芬蘭,對蘇聯人砍價。
芬蘭化這個詞的出現,也有我大英的一部分功勞,艾登做首相的時候,自然不會對著自己的敗筆多加關心了。
“德國的增長也開始見頂,我估計用不了兩年,德國就會嘗試和東歐國家和解。”艾倫威爾遜擺弄著鋼筆,好像有個德國總理準備驚天一跪。
“芬蘭現在是社民黨政府吧,工黨訪問也算是很合適。”帕梅拉蒙巴頓同意了丈夫的看法,“借用芬蘭和蘇聯發展經貿,能帶來經濟增長麼。”
“蘇聯人要技術,當前越野型號的車型,你的路虎汽車首屈一指。如果國家要需要的話,轉移一部分技術給蘇聯怎麼樣。”艾倫威爾遜開口詢問。
帕梅拉蒙巴頓一臉我就知道的臉色,她這個丈夫一旦英國碰到什麼事了,首先想到的就是讓她頂上。
這話艾倫威爾遜就不敢苟同了,他給妻子帶來的財富,不比拿出去的東西多得多?就比如說跟著法國人擠兌黃金這事。
經過坦誠的深入交流,帕梅拉蒙巴頓同意,自己的名字會出現在投資芬蘭的名單上,沒什麼事情事載人航天不能解決的。
未來幾個月的英國外交重點,毫無疑問就是東方戰略,需要政府的推動,也要英國資本的加入,這樣才能長遠乃至超出。
比起勃蘭特提出的東方戰略,英國已經提早了開始實施,以訪問芬蘭為契機,和蘇聯進行友好發展。
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戈登·沃克的北歐之旅已經開始了,今天之後他就到了赫爾辛基,和芬蘭當前的社民黨政府進行了友好交流,在芬蘭的強烈建議下,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沒有提及二十年前不幸的衝突,也就是蘇芬戰爭,而是表明這一次英國是帶著誠意,希望芬蘭發揮東西方橋樑的作用。
“我準備同時造訪莫斯科,為緩解東西方關係貢獻力量。”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在芬蘭總理面前的表態,徹底讓人放下了心。
“芬蘭也願意推進東西方的緩和。”拉斐爾·帕西奧鬆了一口氣,“加強倫敦和莫斯科的聯絡,是維護歐洲和平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