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負載20噸,以最高60公里/小時的車速狂奔。同時該車擁有最大爬坡57度,垂直越障高度0.78米,越壕寬度3.38米,涉水深度一米出色能力。這些指標甚至超過同期很多的履帶式車輛,充分反映出這款全地形重型卡車的卓越效能。
“蘇聯人很實在啊。這肯定是軍轉民的產品,不然這種指標對於一個民用重卡來說有些過剩了。”艾倫威爾遜湊過來和妻子對話,兩人交換一個眼神,意思很明顯,買下來,看看汽車工業上蘇聯有什麼獨到之處。
繼續在展會到處轉,前方一群圍觀群眾引起了兩人的注意,拉著妻子的手擠進去,一輛應該是計程車的小型轎車是引起參觀者圍觀的元兇,聽著蘇聯人介紹,這是一種透視計程車,好像是普通計程車的拉長版,樣子十分奇特,這是引起圍觀的原因。
艾倫威爾遜也感到新奇,但他倒是不感興趣,因為他記憶中這種樣式的計程車後世沒有見過,應該是屬於概念車的範疇。
最終艾倫威爾遜在一排蘇聯產照相機面前停下了腳步,他想起來了一件事,蘇聯在光學產業上的技術來源於德國,而德國是歐洲光學產業最強的國家,在這個時代比日本還強的多,蘇聯的光學技術應該是來自於站前和德國合作時期。
和現在的德國光學就算是無法相比,也應該不會差很多,被柯達弄的很難看,不是這個時代的事,而是蘇聯晚期才出現的場面。
“怎麼了?”帕梅拉蒙巴頓走過來,也看到了一排擺設的照相機,對她來說可以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並不知道丈夫關心什麼。
艾倫威爾遜已經拿出來平時就帶在身上的小筆記記下來,“準備對蘇聯下照相機的訂單吧,德國的產品太貴了,這個領域蘇聯比德國可靠。”
蘇聯這個國家不是什麼都短缺,計劃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人的需求,一些產品蘇聯是缺乏的,但也有一部分產品蘇聯是過剩的很誇張。這個時代的照相機,就是蘇聯很過剩的一個產品。
蘇聯當初的發家都是靠彷制德國老光學技術而發家致富比如蔡司、徠卡這些。最終開始了要打死原創的征途,事實就是蘇聯山寨發家致富後,生產的照相機是德國產能的十倍,這個品牌相機後期被蘇聯命名為“基輔”,理所當然的,這種照相機因為龐大的產能,成為了人民的照相機。
這種好東西應該衝出蘇聯走向世界,只是放在蘇聯國內太可惜了,貿易嘛,就是為了取長補短,這也是這一次蘇聯商品展會的目的。
連無上權威都在隨時隨地為了英國公民謀福利,同時進來的五處便衣不向他學習也好意思?自然都有樣學樣,把感興趣的商品都記下來。
隔了一天,蘇聯商品展會就衝上了各大報紙的頭條,報紙上的蘇聯商品圖片,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展會還要持續一個星期,在輿論上的發酵,引起了更多人前往蘇聯的展廳。
艾倫威爾遜拿著五十多項分類商品,從機械手錶到照相機、兒童玩具、到重型卡車、乃至於燈具,各種不不相干的商品清單,敲開了唐寧街十號的大門,和首相哈羅德威爾遜商量關於經貿關係的進展。
“你親自去了展廳?”哈羅德威爾遜有些驚訝,隨後笑著接過了清單邊看邊道,“看起來你對看中商品都十分滿意。”
“何止是滿意,我都感覺有些產品明顯效能過剩。”艾倫威爾遜指著蘇聯機械錶的照片道,“蘇聯自稱這一款手錶防水,那倒是還屬於正常範疇,還自稱強度超過兩百米的水壓,這我就很不理解了,是準備帶著手錶跳海麼?”
“照相機和德國的同類產品相比,售價只有五分之一,任何一個英國都買得起。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敵人也有值得學習的一面。”
“貿易不存在只進口不出口。我們人口蘇聯商品,也要出口平衡貿易。我和布朗準備談談這件事。”首相口中的布朗,指的是國務大臣兼經濟事務大臣喬治·布朗。
理論上英國只想進口蘇聯的原材料,但這一次的展會上,英國人已經發現,蘇聯不再是那個印象當中的,只能出口原材料的帝俄。
當倫敦市民還在跟風參觀的時候,內給已經開始討論如何擴大經貿關係,白廳也在評估怎麼繞開巴統的鉗制。
這個時候芬蘭的重要性就出來了,我們不是為了和蘇聯做生意,還是要讓芬蘭沐浴自由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