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出來搶人頭的表演絕對不是一點作用沒有,這會讓英屬殖民地和英聯邦的國家相信,老父親還是寶刀未老的,關鍵時刻還是能頂上去。
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影響就是,導致了英聯邦範圍內人心浮動,覺得自己的老大已經不行了。
一旦有這種想法, 人心思變別人還為什麼要跟著你混呢?找美國蘇聯不是更好?
虛弱一旦暴露,少說是一次戰略收縮,鬧大了就是英國殖民帝國瓦解, 蘇聯解體的結局, 幾十年後的烏克蘭問題,睡王再三強調美國不會干涉,把烏克蘭賣了一個乾乾淨淨。
一次收縮已經是定局了,問題就是是一縮到底還是過上十年八年捲土重來,就像是里根時期那樣。要是無法捲土重來了,什麼伊朗、委內瑞拉、土耳其之類的地方豪強,可都排著隊等著下場呢。
現在已知交戰雙方是在陸地上戰鬥,英國是一個海洋強國,反正不管是雙方哪一個都打不到英國,英國當然要蹭熱度,做出一副戰爭結束我施壓的樣子,印度相信不相信不要緊,英聯邦相信就行了。
為鞏固在英聯邦國家的威信,英國必須冒險蹭熱度,順便把印度狠狠踩一腳。
此時此刻,英軍重返次大陸,受到處在國破家亡境地的印度人熱烈歡迎的報道,已經被各大報紙報道,樂觀的報紙甚至認為,印度人會把英國請回去。
艾倫威爾遜不得不為這種想當然的言論滅火,讓迪克遜對外表示,英國不會重返印度,本次行動只為和平重新降臨,制止戰事再起。
尊敬的外交部常務次長在做什麼呢?正在表達剛剛外面人多,我只能這麼幹的初衷。
林連玉幾乎是馬上經過幾次轉場,一刻不停的來到倫敦,闡述了某大國態度。
“香江自由港的地位不會受到任何削弱。林先生,你是知道我的,我在印度和馬來亞都工作過,也不算是小官僚。我對兩國都有深厚的感情,不說別的,你經常去的香江,我也住過一段時間。”艾倫威爾遜開口安撫道,“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英國總是要表態的,但絕非要和你的母國敵對。”
“請放心,這一次的戰爭不會影響到兩國的關係,一切都不會改變。”
“聽聞英國集結上百艘軍艦的大艦隊,還確實令人震驚。”林連玉鬆了一口氣,也表示了他在香江時候的擔心。
“沒有槍和有槍不用是兩碼事,英國只是要展現一下,英國是有槍的。”艾倫威爾遜擺擺手道,“我個人還是非常欣賞,這一次貴國的戰略定力。一切英國方面的訊息以外交部的公開表態為準,不要被一些來源不明的資訊所打擾,當和平降臨,我們都有彼此美好的未來。”
關閉香江自由港是不可能的,艾倫威爾遜無法向他的妻子解釋,為什麼要關閉人家出口石油的視窗,而且還是用英鎊結算。
不提香江的太古、怡和、就算是本土,吃的滿嘴流油的人不在少數。
毫無疑問,在一部分印度人和全體英聯邦、殖民地公民的眼中,印度之所以保全一條狗命,和我大英這一次的極盡昇華密不可分,印度?那個丟盔卸甲的酒囊飯袋,還好意思說?
泰晤士報用很平淡的口吻闡述了這樣一個事實,如果不是英國的堅定態度,這一次印度亡國滅種就在眼前。
艾倫威爾遜為林連玉報銷了這一次的往返路費,拿出來了一白條,“把這個交給帕梅拉,可以領取一輛路虎汽車。”
隨後,英國外交出訪團隊火速組建完畢,艾倫威爾遜跟隨著拉博·巴特勒出訪印度。
時隔十多年,艾倫威爾遜再一次回到了印度,仔細回想,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艾倫,你在想什麼呢?”萬米高空之上,拉博·巴特勒眼見常務次長如此感懷,開口詢問道。
“我還以為在也沒有機會回到生活戰鬥過的地方了呢,細細想來,這裡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艾倫威爾遜滿臉真誠,他不知道接待好萊塢客人們的公寓還在不在,他準備拍照留念,給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們看看,用以追憶美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