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間隙,艾倫威爾遜必須為自己找點事情做,作為首席私人秘書的威克, 不能只是讓頂頭上司忙碌, 不一會兒就出現了,手中還拿著一份報紙,“印度勇敢的採取前進政策……”
瞄了一眼妻子英鎊充值已到賬的報紙標題,艾倫威爾遜借用了一下威克購買的報紙,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充錢和不充錢的感覺那能一樣麼?錢不是花掉了,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在你身邊。
“常務次長,之前我們還以為中印有著很多共同點,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天。”威克顯然也很高興,印度的前進政策已經公佈,對整個世界來說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其實從剛開始的階段,喜馬拉雅山的事情,是不可能在英國有這麼大的熱度的。還是那句話,帕梅拉蒙巴頓充值了,妥妥一個英鎊玩家。
現在只是開始,正式開打的時候,熱度還會更高。
這一份明顯具有偏向性的報紙,幾乎有聲有色的大國十勝、某大國十敗的理由。當然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問題,倒也不算什麼,這個無國界、那個無國界都是欺騙普通人的。
“共同點?這兩個國家身上的共同點,沒有你想象的這麼共同。”艾倫威爾遜沉吟一下,如果說有什麼共同點,應該是都親蘇。
不僅僅是冷戰時期,都成過親蘇國家,幾十年後還有相當強大的親俄情感。
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倒也不用有什麼隱瞞的。
俄羅斯遭受多年的制裁,整個國家經濟體都不如某大國一個省了,要說像是某些屁股上親美的人,是為了移民、為了過上更好的高華生活,那肯定不成立。
美國是全憑藉世界霸主的地位吸引華人的,而絕大多數註定不會出國的人眼中,俄羅斯明顯比美國分量大得多。
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歷史,要說是一個好鄰居那絕對是放屁。
但也在很多時候顯示出來特別真誠的一面,沒有蘇聯的存在,中印的發展都會變慢,找遍全世界,也不會有第二個國家會進行工業體系扶持。
其實接受過全套工業體系的國家只有一個,印度其實並不算在內,整個冷戰蘇聯雖然給了印度更多的支援,但並沒有成體系的扶持過印度,誰讓付出的第一個給它教訓了呢。
印度還不同於自己的北方鄰居,印度不和俄羅斯接壤,純粹的好處得到了,壞處一點不沾,在烏克蘭戰爭時期,俄羅斯幾乎被輿論霸權壓得喘過氣,某大國的聲音也傳不出去。
在外網上瘋狂輸出的,就是油管五常之首的印度人,蘇聯都解體三十年了,印度民間還遺留著親俄的情感,誰說援助就沒用了?
其實要沒有這一次的邊界戰爭,中印也不是不能和睦相處。印度也是自認為東方文明的,這可和中東的阿拉伯人自我認識不同。
艾倫威爾遜並不認為這一場戰爭和英國有關,這並不是在推卸責任。
英國讓印度蠶食過不丹錫金尼泊爾了麼?這些國家可沒有麥克馬洪線的存在,印度不是一樣蠶食?
就算英國沒劃過界,印度也會採取蠶食政策的,麥克馬洪線存在,只是讓印度更有理由這麼做,沒有這條線印度一樣會本著多佔多得的想法,出手搶奪爭議地區。
西段阿克賽欽可和麥克馬洪線無關,印度也一樣認為應該歸屬印度。所以麥克馬洪線是否存在,都不耽誤印度會搶奪土地。
艾倫威爾遜還是決定主動出擊,必須先把印度這邊的事情炒起來熱度,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的話,就把兩件事聯絡起來,當前的程度還是不夠的,還要繼續加大印吹斯聽……
“親愛的,還是太客觀了,需要在全球範圍,至少是英語世界當中更進一步,簡單來說,斷言印度必勝的輿論還不夠一邊倒,還不夠猛烈,要塑造出來印度不可能失敗的輿論,這樣它跌落的時候才會感覺到痛。”
身在珀斯的英鎊玩家、帕梅拉蒙巴頓女士拿著丈夫發來的電報感嘆,“我的上帝啊。”
如果印度一敗塗地,帕梅拉蒙巴頓簡直不敢想象印度會承受多大的輿論反噬,她不知道有脫粉回踩這個詞,但本能的感覺到,印度會失去很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