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就是權威。”艾倫威爾遜沒有異議,這是諾曼·布魯克的決策,外交部常務次長雖然是白廳高階官員,可怎麼敢對內閣秘書的決策有所異議?
有諾曼·布魯克頂在前面,任命鑽石大使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剩下的步驟很簡單,無非就是告訴喬治·布萊克,工作的意義是多麼重大,法國在歐洲的地位等等。
“喬治,當初你沒有及時撤離而被俘,會不會有所芥蒂?要知道法共在法國的勢力還是相當大的。”艾倫威爾遜主動詢問,希望能看出來一點什麼。
然而喬治·布萊克沒有表現出來一點異常,艾倫威爾遜也只能停止妄加猜測。也許真的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這件事就定下來了,喬治·布萊克馬上去巴黎赴任,起到英法兩國友誼的橋樑作用。當然主要工作是,要把可疑盟友的一舉一動都如實上報。
歐共體就是一個蛋殼,保護英法這對舊日支配者,但就算是一個蛋殼,誰做老大也是有講究的,如同北約的作用是抵抗蘇聯,壓制德國一樣。歐共體的作用是給英國壓制法國的一個平臺。
終於是結束了工作安排,艾倫威爾遜長出一口氣,最近不僅僅是他忙,他的妻子英國的首富,世界上最有錢的女人,也不斷的開會、論證、完成對軍工部分擔的改組,重新確立了新的股權分配模式。
當然軍工這一部分,上市的作用不大,後世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市值也不過是明星股的一個零頭,相信沒人會認為,沃爾瑪比它對美國更加重要。
“格雷斯圍著你轉了好幾天,這一次來做什麼?”也是稍有空閒的帕梅拉蒙巴頓,總算是可以關心一下丈夫了,詢問那個民兵首領來幹嘛。。
“當然是來求援的,現在北羅德西亞的壓力很大。”艾倫威爾遜實話實說。
“不會吧?我關注當地的報紙,都在說盧蒙巴的軍隊損失慘重,加丹加的自由戰士不斷取得勝利。”帕梅拉蒙巴頓訝然,這怎麼和她的資訊有衝突?
艾倫威爾遜哽咽一下,臉色古怪道,“勝利已經越來越接近盧本巴希了,戰報會說謊,戰線不會說謊。面對南斯拉夫和蘇聯的軍事顧問,也多虧剛果的面積大,氣候對東歐人來說不友好,換上越共來,格雷斯更難受。”
“不過話說回來,南斯拉夫和蘇聯的關係真有這麼親密?”帕梅拉蒙巴頓感嘆著。
“要不是我隨時指點你,我真怕你把你的財富賠進去。”艾倫威爾遜扼腕而嘆,壟斷資產階級應該關心一點政治,無力的道,“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的歷史,就是帝俄為盟友兩肋插刀的歷史。”
帝俄乃至蘇聯,國家處事上確實十分霸道。這一點很多國家都吃過虧,想要不吃虧你的國力就一定要在它之上。
但這個國家還有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有事真上,這一點英法兩國都受益過。
一戰帝俄沒有完成動員就是接到了苦苦支撐的法國求援,倉促之間對德國發起了攻擊,才為西線的英法聯軍爭取了一口喘息的機會,讓德國抽調了西線的兵力回援。
在塞爾維亞身上就表現的更加明顯,對塞爾維亞人來說,帝俄那是再造之恩也不為過。
其他國家說什麼血盟,也就圖一樂,這兩個國家才是真正的血盟。
正是在帝俄在第十次俄土戰爭中,擊敗奧斯曼帝國,迫使其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讓同為斯拉夫兄弟,同信東正教的塞爾維亞,擺脫了土耳其人五個世紀的統治,實現民族獨立。
一戰前支援塞爾維亞等國組成的“巴爾幹聯盟”,打敗奧斯曼軍,又在後續戰爭中,擊敗保加利亞,將科索沃與北馬其頓地區,兼併入版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正因為俄羅斯人為了塞爾維亞,對抗奧匈與德國聯盟,不惜舉國總動員,四年血戰,損失九百萬人,輸掉了一個大帝國,這是何等的情分?
二戰期間,南斯拉夫政府剛剛和德國簽訂同盟條約,轉頭就被南斯拉夫人推翻,讓德國大為吃驚,抽調兵力先打了南斯拉夫,不然進攻蘇聯的時間還要更早。
“最好祈禱鐵托活的時間長一點,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的獨立自主變成徹底的親蘇國家,截止到鐵托死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對妻子攤手,“所以你知道格雷斯面對的組合是什麼了吧,那就是穿一條褲子的聯盟,比英美兩國都和睦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