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還有,自由世界的人口也超過蘇聯,除非中印兩國都鐵了心的跟著蘇聯走,必須是兩國一起,一個都不行。
不論是資源、人口還是生產力,蘇聯可以追上美國,追上自由世界絕對是做夢。
鍊鋼很厲害麼?只要找到工具人,把優質鐵礦堆上,連馬來亞都能到三千萬噸的年產量。蘇聯的石油產量大,大的過沙特麼?
英國是早就建設完了,要是把倫敦拆了重建,鋼鐵水泥的需求上來,不會比蘇聯差。艾倫威爾遜又不是沒搞過房地產,他在殖民地搞得還相當不錯。
“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我在美國呆了好幾年,很清楚美國的強大和薄弱。”阿貝爾不為所動的回答,“英國?美國和你們口中的自由世界,絕不是不可戰勝。”
“你還真是自信。”艾倫威爾遜一副老牌帝國主義的口氣評價道,“你不會認為蘇聯無視智慧財產權,和日本一樣複製貼上可以永遠繼續下去吧?逆向工程可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很有意思的說法。”阿貝爾心不在焉的回應,“如果你打著策反我的主意,還是省一省唾沫比較好,我如果要投降,根本不會等到現在。”
阿貝爾說到這便不在回話,他能夠忍受住幾年的監禁,拒絕了美國的優厚待遇,到了馬上能夠回國的時候,怎麼會有動搖之心?
“那我們走著瞧。”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照相機,讓加里曼為自己拍照留念。
“威爾遜爵士,這是不是?”加里曼哭笑不得,拿著照相機不知所措。
“專業形象的一部分嘛。”艾倫威爾遜一副官迷的模樣,催促著杜勒斯的下屬。
臨走之時,他自然是把這一次的對話記錄要了一份,交給海蒂·拉瑪為新電影做素材,柏林橋交換間諜我在場,這必將成為一個傳奇。
“我是不是應該教你M先生。”海蒂·拉瑪又好氣又好笑的道。
“你不瞭解英國的制度不要亂說!”艾倫威爾遜挺直腰板的糾正,“M先生不就是主角的上司麼?理查德的角色,那是我的下屬。”
這一天、氣寒冷陰沉沒有風,在波茨坦市裡的一座戒備森嚴的鐵橋上,雙方被釋放的間諜面對面,他們彼此陌生,卻成了交點。
鐵橋的兩端,悄無聲息地站著許多軍警,戒備森嚴,如臨大敵。象徵著交界的白線兩段,分別跑出一隊武裝士兵,面對面持槍肅立。
兩邊宣讀著特赦令,互相點頭致意,大喊道,“交換!”
英國的合法公民格拉溫德,交換蘇聯的葉夫根尼·伊凡諾夫。阿貝爾則交換蘇聯俘虜的飛行員鮑爾斯,四個人面對面的前進,直到跨過白線。
這一刻,一副得體西裝的艾倫威爾遜上前一步,頂著荷槍實彈的武裝人員,一把把格拉溫德抱住,口中不斷念叨,“你終於是回來了……”
海蒂·拉瑪帶來的團隊,立刻支上了長槍短炮,照相機的快門不斷閃耀,將英國費盡心血營救回來的合法公民返回的一幕記錄下來。
艾倫威爾遜擁抱完了英國公民,伸手和飛行員鮑爾斯握手,飽含英美特殊關係的口吻道,“歡迎你回到自由世界,我相信你在美國的家人也十分擔心你的安危。為國效力,國家也不會忘了你。”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中央情報局的局長,不是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的秘書長。
“謝謝!”鮑爾斯聽著地道的倫敦腔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眼前的人到底是誰,是美國官員麼?口音不太像啊。
來之前艾倫威爾遜費了老大的勁,才讓加里曼離遠一點,說這個場合一定會非常緊張。
現在所有的聚光燈都留給了自己,不會有其他人分享了。交換間諜我在現場……
被艾倫威爾遜這麼一弄,雙方的武裝人員還真嚇了一跳,但好在馬上反應過來,沒有做出過激舉動,確認了交換間諜是身份,白線兩邊的接頭人都鬆了一口氣。
“我的天吶!”加里曼遠遠的看到這一幕,覺得好像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