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除中東裔之外,東亞面孔在各族裔調查中都是偏低,包括東亞女性的問卷調查。
相反華人把這些阿拉伯人, 當成是現代社會的封建餘孽,和歐美白人看待阿拉伯人的態度差不多,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
艾倫威爾遜的意思很簡單, 以當前美蘇都在英國之上的國力,英國要還是按照傳統,左右橫跳施展離岸平衡,每這麼幹一次,都會被一旁看著的美國和蘇聯,趁機踢出勢力範圍,用不了幾次,英國的影響力就要在中東消失了。
“威克,你可能不知道,蒙巴頓集團正在準備為伊德里斯一世,在利比亞首都興建一座大清真寺。”艾倫威爾遜覺得自己已經暗示的夠明確了。
“常務次長,我想我明白了。”威克準確的接到了暗示,直接開口表達自己絕對可靠。
“我可以考慮讓你去做大使,歷練歷練。”艾倫威爾遜很鄭重的開口,想要考察這個從波士頓領事館就認識的下屬,能不能有發展。
做了很長時間常務次長,艾倫威爾遜和岳父蒙巴頓在國防部做的事情大同小異。
蒙巴頓元帥在鑑別提拔貴族後代升職,艾倫威爾遜則在外交部排擠親美派,形成以自己為主的外交團隊,不能說一帆風順吧,但目前為止沒出現什麼大錯。
畢竟一個部門的一號人物,口口聲聲喊著英美特殊關係的情況下,把親美嫌疑的官員一個一個調離重要崗位,換上和自己理念一致的官員,真不是什麼難事。
迪克遜從蘇聯大使館返回,還不知道常務次長剛和下屬,把英國幾百年來的離岸平衡貶低的不值一個便士,“蘇聯大使轉達了莫斯科的訊息,願意交換間諜。”
“他們那是間諜,我們被抓的是合法公民,被冤枉的。”艾倫威爾遜糾正了迪克遜的話,“有這種結果再好不過,我也可以給情報部門一個交代了。”
幾天之後,艾倫威爾遜就徵求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的同意,主動訪問莫斯科,洽談具體的交換計劃,把這一次的間諜風暴畫上一個句號。
主動來到莫斯科的艾倫威爾遜、在幾個軍情五處的特工跟隨下,要來見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主席,謝米恰斯內大將。
“聽說盧比揚卡有著數不清的傳說,沒想到我有一天,也能來到這裡。”艾倫威爾遜跟隨一個年輕的軍官後面,打量著這個蘇聯安全部門的總部,那種感覺……就像是回到家一樣。
阿列克謝耶夫用木然的目光回頭看了一眼,像是要把艾倫威爾遜的樣子記下來,開啟了會議室的大門,然後原路返回。
“一點也不講禮貌,也不知道是誰教的。”艾倫威爾遜對身後的英國軍情五處探員評價道,在下屬面前他要做出無所畏懼的樣子。
“哦,幸虧你是英國人。”謝米恰斯內身著大將軍服,正好聽到進門的不速之客評價,不禁搖頭道,那可是文化沙皇的兒子,要是被那位葉卡捷琳娜三世知道了,可不是一句玩笑就能解決的。
雙方落座,關於秘密戰線的交流馬上開始,關於交換間諜的事情,透過外交渠道已經溝通完了,關鍵是在什麼地方交換,一定要找一箇中立地點才行。
艾倫威爾遜第一個想到的地方是香江,謝米恰斯內直接拒絕,“威爾遜爵士,何必說的這麼遠呢,柏林不就是最好的交換地點麼?”
“倒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地方。”艾倫威爾遜看向左右,似乎是在徵求同行的探員們意見,結果自然是全員無異議。
於是艾倫威爾遜得寸進尺,和平可夫斯基案一起被抓獲的還有中央情報局的間諜,這兩個人如果也可以要回來的話,英美特殊關係的基石更加牢固了。
“威爾遜爵士,還是讓美國人來談吧。難道英國已經淪落到了,要為美國人辦事了麼?”謝米恰斯內斷然拒絕,“雙方只是交換各自國家被抓的特工,並不涉及第三國。”
艾倫威爾遜絮絮叨叨,又爭取了一會兒,最終不得不作罷,作為盟友,他已經盡力了。
定下了基本原則,艾倫威爾遜便和下屬離開了盧比揚卡,準備在蘇聯方面安排的烏克蘭大飯店休息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