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看,拉博·巴特勒這位外交大臣,在首相眼中就是一個純純的工具人。一個首相的應聲蟲,堅決貫徹艾登外交方略,這麼一個角色。
在經過了麥克米倫的疑似不忠之後,艾登現在比較傾向於徹底貫徹其本人的外交戰略,經過精挑細選之後,拉博·巴特勒被選中。
艾倫威爾遜是這麼猜想的,但實際情況也差不多,艾登以現政府承受了工黨指責的理由,更換了麥克米倫,當然在艾登本人的口述當中,這是對麥克米倫的保護。
拉博·巴特勒剛剛上任就碰上了馬上要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聽說美國要施壓,希望歐洲國家對殖民地問題上,給予明確的答覆。”
“這樣!”艾倫威爾遜一挑眉,肯尼迪先生還真是幹勁十足呢,一個反應停事件真是一點作用都沒有,充其量讓肯尼迪表演了一次仁慈之心,多花了幾千萬美元用於保障受害家庭的補助。
幾千萬美元在很多國家眼中是很大一筆錢,但對美國來說真不算多大的支出。
“如果美國態度強硬的話,我們建議荷蘭將蘇利南推出去獨立。。在美國的注視下,殖民美洲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意義,龐大的支出遠趕不上收益,應該及時放手。”
艾倫威爾遜想到南美這個奇葩之地,世界攪屎棍我大英、天主孝子法蘭西、海上馬車伕荷蘭,每一個不是縱橫世界幾百年,都差點在小小的蓋亞那翻船。
蓋亞那不但把荷蘭拖累的夠嗆,差點也砸英國手裡,幸虧英國反應的快首先跑路。不然一個殖民地還想要薅英國羊毛不成?
在現在這個世界點,趕緊把蓋亞那踢出去還來得及,在晚幾年荷蘭想甩都甩不掉。
“故人漸漸凋零,好似風中落葉。”和新任外交大臣經過了一個愉快的見面之後,艾倫威爾遜離開外交部,半路上不禁感嘆殖民時代的輓歌。
英國倫敦最貧困的工人想到大英帝國的工業和財富時,也會自信地挺起胸膛!更何況他這個掌控龐大海外資產的秘書長呢。
白廳七十號,諾曼·布魯克正襟危坐, 等著艾倫威爾遜上門彙報這一次的亞洲之行, 剛剛見面就直白的道, “港督這一次可是氣的不輕。”
“幾十萬同事的整體利益,大於當地的自身利益。”艾倫威爾遜當仁不讓的回答,“香江的今天, 也有馬來亞的功勞,從兩年前開始, 經過香江和葡萄牙的澳門, 有四五百萬噸大米被走私, 香江接受了馬來亞的幫助,得到了倫敦的支援, 不能利益都自己留下,這種舉動十分自私。”
當然艾倫威爾遜也不否認,妻子帕梅拉蒙巴頓的糧商之路, 首先竟然是在某大國開始的, 而且還得到了為數不小的利益。比如說現在妻子手中, 真的有中國白銀。
香江仗著中轉站接受了饋贈, 然後港督談什麼財政自主,那不是開玩笑麼?這就相當於英國投資了一個國家, 剛有點收益你就國有化讓英國滾?
這也就是看在大家同為英國人的份上,艾倫威爾遜派人去整合,看看他怎麼對待摩薩臺的, 港督都應該感到這麼對待很榮幸。
作為內閣秘書,諾曼·布魯克當然覺得艾倫威爾遜做的很對, 所謂的財政自主就很扯淡,香江英資企業這麼多, 談什麼財政自主?
“當前的局面,還是令人滿意的。”諾曼·布魯克不著邊際的道, “保持對歐共體和英聯邦的平衡,一直都是我們要關注的頭等大事。”
不依賴於任何一個市場,是英國所一直追求的。從這一點來說,加入歐共體剛開始遭到一些非議就不足為奇了。因為剛開始加入歐共體是要彼此免稅的。
艾倫威爾遜去過聯邦德國一趟之後,確定短期內歐洲大陸不至於和英國出現競爭關係,英國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整。在這個前提下,搶先制定了相對英國有利的稅率, 才讓歐共體成型。
此歐共體並非歷史上的歐共體,英國既然成了領導國,就不能坐視不利於英國的規則出現,可以說從剛開始, 這個世界的歐共體就不可能起到統一歐洲的作用。
二戰之前,英國有英聯邦可以依靠自成體系,佔據了貿易額的大頭。歐共體出現之後,英國的目標就是保持貿易均衡,不過於依賴某個單獨市場。
事實上,原本的歷史上到了六十年代,英國對外貿易額,和傳統的英聯邦國家已經降到了三分之一,對歐洲的貿易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五十。英國和英聯邦的聯絡越加的疏遠。
而當前,還沒有出現這種事,這就看出來馬來亞殖民地的作用了。英國本土單核影響亞洲方向的市場能力不夠,要再造一個核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