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財政部的錢,想要吐出來可不容易。”艾倫威爾遜話一出口,白廳的同事們都笑出聲來,剛剛的激烈討論也轉為輕鬆。
“這都會納稅人的錢。”弗蘭克輕聲咳嗽了一下,緊守卑微社會公器的本分。
“是有這麼一種說法,不過我相信財政部並不這麼認為。”艾倫威爾遜眉頭緊鎖道,“我們都知道新技術的運用是要花錢的,要花很多很多的錢。現在局勢不明朗,今年可能會面對新的大臣,所以現在談論為時尚早,當然我們不是對新技術的革新視而不見,只是還要進行更加穩妥的考慮。錢要花在重要的地方不是麼?”
暫時沒想到怎麼利用這個飛行棺材的艾倫威爾遜,就想辦法把事情押後,等到思路清晰的時候,在進行操作。
這麼想一點問題都沒有,他本人雖然不是國防部的常務次長,但英國三軍參謀長是蒙巴頓元帥,想明白了可以和岳父商量商量。
散會之後,艾倫威爾遜和弗蘭克打招呼,表示並非有意找財政部的麻煩。弗蘭克對這個解釋表示認可,因為財政部真正的常務次長,由內閣秘書兼任。
沒有讓弗蘭克誤解,艾倫威爾遜則考慮解析飛行棺材,乃至於整個第二代戰鬥機的價值。採取什麼對策才能讓英國獲取最大的利益。
這不是很容易,因為各種態度的收穫不同,但想要全部收穫幾乎是不可能。
比如英國拒絕飛行棺材是很容易,但英國會因此自己研製第二代戰鬥機,第二代戰鬥機整體上就是失敗的一代,那隻不過是從一個失敗走向另外一個失敗。
看向大洋彼岸的美國,艾倫威爾遜不但不希望第二代戰鬥機因此減少,還希望越多越好,一萬架太少只爭朝夕,這樣更新換代的時候就麻煩了。
能不能跳過第二代戰鬥機呢?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才行,空缺出來的位置誰來填補?英國在發動機領域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想來是問題不大,但在其他方面能跟得上麼?
“用大型運輸機和艦載機擠壓空軍的軍費?賣一個破綻給美國?”艾倫威爾遜摸著下巴,在外交部常務次長辦公室冥思苦想,不得不說,他想到軍種鬥爭的老路上。
這對一個國家當然是有害的,美國的洲際導彈專案落後不是就是如此。
但也不得不承認,想要擠壓第二代戰鬥機的經費,在沒選擇的時候,這招也不是不能用。
一旦英國的第二代戰鬥機份額被擠壓,替代條件就是購買美國戰鬥機。不過這屬於外交工作,艾倫威爾遜作為外交部常務次長,有一百種理由讓這筆交易談不成。
而處在美國的角度,英國的第二代戰鬥機不夠,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破綻。美國可以以此要挾英國在一些利益問題上進行讓步。
不過只有艾倫威爾遜自己知道,這不是英國的破綻,而是美國的破綻。美國要是以此要挾英國,那個未來可是相當美妙。
想的是很美好,但艾倫威爾遜還沒把握能做到,在他苦思冥想之時。此時的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澳大利亞總理羅伯特·戈登·孟席斯,正拿著總督斯利姆元帥制定的軍事作戰計劃,“斯利姆總督的軍事計劃確實是相當有道理。”
“作為執政黨,我們要思考的更加長遠才行,今天新幾內亞島是澳大利亞進行管理,可有一天要是不得不獨立,和澳大利亞為敵怎麼辦?必須要向英國學習,手中留下一定的砝碼,防止這種未來發生。”
聽到總理這麼說,已經被帕梅拉蒙巴頓開啟了旋轉門的孟席斯政府部長們,馬上表達了同意,“我們一直欽佩倫敦對戰略問題的敏銳,居安思危的長遠目光,值得我們學習。”
新不列顛島從新幾內亞分離出來,作為英國的前沿基地,保衛澳大利亞的安全。這個決議透過已經是板上釘釘。
一份熱情洋溢的電報,從堪培拉到達倫敦,正拿著妻子電報的艾倫威爾遜,聽著常務次長秘書威克的彙報,點頭道,“讓馬來亞殖民地的東馬專員埃德爾回來一趟,我要跟他談談英屬大洋洲領地高階專員任命的事情。”
“請問諾曼爵士有時間麼?”艾倫威爾遜抄起電話道,“大洋洲領地的人事安排問題,想聆聽爵士的看法,好,我馬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