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不同時期自由世界的競爭者,其實很容易就能發現,蘇聯的資源儲備在本身的工業能力之上,而中國的資源儲備不足以支撐所擁有的工業實力。
資源缺口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對中國來說進口原材料是必選項,這也是澳大利亞並不認為會遭到報復的原因,澳大利亞的資源可以賣給任何國家。
經濟損失對澳大利亞而言完全可以承受,錢沒了可以再賺,但命只有一條。
就和蘇聯出口原材料是建立在國土龐大資源雄厚的基礎上,中國的基礎就註定想要更進一步就必須走出去,這個世界最好欺負,最容易得手的地方是哪呢?當然是非洲。
冷戰時期中國就已經制定了如何在非洲經營,尤其是在黑非洲如何經營。別說那些理念上虛偽話語,就是直奔著資源去的。
艾倫威爾遜可以斷定,格雷斯只需要坐等,只要坦尚尼亞一開口,就會有人出現幫忙。
不同之處是坦贊鐵路因為尚比亞,已經成了格雷斯這些人的天下,可能會有所不同。
但艾倫威爾遜覺得不會有巨大的變化,如果只是修建坦尚尼亞境內的鐵路,把北羅德西亞扔在一邊,那不用多說,英國完全可以讓坦尚尼亞境內的鐵路也修不成。
反正桑尼巴爾被作為英國監控東非的離岸軍事基地已經是必然,坦尚尼亞沒有選擇。
也沒有什麼避諱的,艾倫威爾遜覺得坦贊鐵路的價值,就是不用英國出一英鎊,還可以白嫖,如果這個目的達不到,它還不如不出現。
在坦贊鐵路出現之前,先使用到達南非的鐵路,反正南非能堅持到冷戰末期呢。
其實還有其他替代辦法,就是剛果河的水運,這就需要其他國家幫忙。尤其是作為安哥拉的宗主國葡萄牙了,英國正準備在比屬剛果的問題繼續斡旋。
如果比屬剛果實在是保不住的話,在保全大幾內亞灣周邊石油利益的情況下,將剛果河出口由比利時轉交給葡萄牙,作為殖民者,歐洲國家有充足的理由這麼做。
退一萬步講,要是最終非洲脫離歐洲的掌控,還能借此挑起非洲國家的矛盾。
葡萄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安哥拉的卡賓達地區,位於剛果河口以北,安哥拉本土西北方,西瀕大西洋。介於兩個剛果之間,被剛果金的狹長領土與本土分隔,是安哥拉的一塊飛地。
卡賓達地區不重要也就算了,它有同時是安哥拉的重要港口,第二大城市,地位相當於魔都。瑪格麗特公主投資的石油公司發現石油的地方就在卡賓達地區的外海。
如果卡賓達飛地和安哥拉連成一片的話,站在葡萄牙和安哥拉的角度上,那當然是一件大好事,反之對獨立的剛果不是好事了。
剛果僅存不大的出海口,將完全消失,被安哥拉擋住。對於比利時來講,只要葡萄牙願意拿出來一定的利益交換,同時保障比利時的利益。要被趕走的殖民者,還在乎殖民地獨立之後的敵視?
有時候艾倫威爾遜都覺得,他對葡萄牙人真夠朋友,不然薩拉查可以考慮,授予他一個榮譽總督什麼的稱號,表彰他多年來為葡萄牙所做出的貢獻。
在觀禮臺的眾人竊竊私語,互相交流的時候,馬來亞高階專員理查德帶有鼓動性的講話已經到了尾聲,肯定了馬來亞的經濟發展,同時拉踩了一遍周圍,怒斥了周邊非法移民,破壞了馬來亞殖民地的社會道德之後。
理查德透漏了,將會以首府吉隆坡和最大港口新加坡,聯合申辦下一屆的英聯邦運動會,來彰顯多年來馬來亞殖民地的建設成果。
掌聲,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維多利亞廣場的人們歡呼雀躍,高呼天佑女王……
“紳士們,其實安撫殖民地的工作也並不難對不對?”艾倫威爾遜看向周圍的殖民地專員,以理查德為例子道,“這一次來了這麼多非洲的精英階層,對英國殖民地的統治也是有點用的,把我們信任的人扶上高位,當然也要進行一番考察,確定是否可靠。”
隔了一天,關於馬來亞殖民地要取得英聯邦運動會主辦權的訊息,就成為了報紙上熱議的焦點,畢竟這還是一件很有逼格的事情。
英聯邦運動會的逼格和奧運會不能相比,但也算是一個很有影響力、很有逼格的綜合性運動會,是維繫英聯邦國家的一個重要紐帶,成員國不比亞運會少。
不過在艾倫威爾遜的腦海中,這個本來逼格還可以的運動會,被印度舉辦過一次之後,一下子身上的光環就遜色不少,還出現了一個名詞叫英聯邦運動會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