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是硬氣。”艾倫威爾遜說這話的時候,想起來了英國欠約旦外債這件事,本來一個挺值得高興的事,從他口中說出來卻充滿了陰陽怪氣。
他給了老同事兩個建議,可以分期付款,也可以一次性還清,畢竟奈及利亞是英屬非洲最大的殖民地,這個大指的是人口最多。奈及利亞一定意義上可以視為非洲的英屬印度。
這一輪的私有化會產生大量的國有財產流失,補上八百萬英鎊的欠款小菜一碟。
分期付款是常規的五年還清,交換條件是格拉布帕夏繼續留在約旦王國任職,同時英國保證不會因為之前的摩擦採取報復手段。
一次性還清的交換條件是,在格拉布帕夏繼續留任的基礎上,約旦必須公開為英國正名,尤其是最近中蘇在輿論上對英國的指責,約旦王國必須就此切割。
同樣,英國向約旦以及約旦在本次事件背後的阿拉伯支援國家承諾,不會在以任何口吻,勸說阿拉伯跟著英美構建針對蘇聯的包圍網。
艾倫威爾遜在電報上高速老同事,世界上的君主國家已經不多,多從這方面想想辦法。
從老同事口中,艾倫威爾遜還知道,約旦這一次的叫價還有涉及阿拉伯國家內部的領導權問題,眾所周知,約旦王國和伊拉克王國其實是一家子,都是雜湊姆家族的後代。
從當前的人口體量對比,不論是約旦王國還是伊拉克王國,距離法魯克一世的埃及王國相差甚遠,雖然伊拉克有石油資源,但面對人口是伊拉克四倍的埃及,還是應付的極為吃力。
雖然約旦王國也只有不到一百萬人,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兩國王室還是親戚關係。
約旦王國對巴勒斯坦土地的事實佔領,也是得到伊拉克王國以及英國的認可的。
既然約旦王國要這麼叫價,出於平衡埃及的考慮,沒有什麼不能答應的。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一家獨大,也不符合英國的利益。
“這個年代,沙特真是一個小透明。”艾倫威爾遜翻看了一些中東的情報得出結論。
後世的沙特地位得到過一次加強,根源是英國從中東撤離,英國控制的波斯灣保護國、包括但不限於巴林、卡達、阿聯酋、科威特這些人均資源上天,人口卻不多的小國紛紛依附沙特,讓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水漲船高。
這些小國加在一起的石油儲量,幾乎和沙特齊平,依附沙特之後提高了沙特的地位。
當前這些保護國,帕梅拉蒙巴頓都已經進入,以後想要撤離的話,可能不會這麼容易。
約旦王宮,侯賽因·伊本·塔拉勒作為才剛登基沒多久的國王,面見了同樣沒上任多久的波斯灣專員約翰,以及約旦陸軍總參謀長兼阿拉伯軍團軍團長格拉布。
“尊敬的國王陛下,英國心裡很清楚,殖民時代過去了,戰後一直在調整政策,重新建立對外國際關係,英屬印度和英屬蘇丹的獨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約翰看著同樣沒登基多久的年輕國王道,“再次強調,我就是之前的蘇丹專員,才上任沒多久。”
“可是我期待的新型關係,卻一直沒有出現。”侯賽因·伊本·塔拉勒冷靜的開口道。
“尊敬的國王,總要有些時間的。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可能你會覺得英國人太壞了,但如果要是美國和蘇聯過來,事情不是更加麻煩麼?你給英國一些空間,同樣英國也會反饋給你一些空間。”約翰義正辭嚴的道,“我們已經決定,將在二戰以及戰後初期欠的特殊債務還請,這算是表達了誠意。同時也認可約旦王國和伊拉克王國的特殊國家關係。”
“國王陛下,這個世界上,君主國家已經不多了,至少英國是沒有任何理由推翻你的,其他國家就沒準了,我們在中東的政策也在不斷調整,伊朗禁運鬧得這麼大,最終也妥善收場了,關鍵是我們要坦誠的解決問題。”
“我想國王陛下和英國不是敵人吧,你長期在倫敦留學,和英國也是有一定感情的。”
“如果我一定要收回軍權,相信英國已經做好了政變準備。”侯賽因·伊本·塔拉勒看著從亞丁趕來的波斯灣專員,篤定的開口道。
“不會,我們會撤離約旦。”約翰看了一眼格拉布帕夏,想都不想的回答道。
“約旦緊挨著以色列,不會參加什麼對蘇聯構建的包圍網,我和巴格達溝透過,我們兩國都是這個意思。”侯賽因·伊本·塔拉勒不再提什麼政變,話鋒一轉道,“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力度,讓我們對英國也抱有疑慮,當然,我想要拿回主權的心不變。但也願意給英國調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