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保持聯絡是艾倫威爾遜一直堅持的習慣,倫敦有兩個重要訊息傳來,英國政府頒佈了世界上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空氣汙染防治法——《清潔空氣法案》,標誌著對倫敦煙霧事件不再重演的決心。
而這樣的法案頒佈,對艾倫威爾遜將本土的高汙染工業搬出來有很大的助力。
還有就是關於去年的國家經濟統計資料,英國終於在戰後的第十個年頭,在人均收入上追上了澳大利亞,摺合匯率,人均收入超過了兩千美元。
這簡直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雖然美國的人均收入馬上就要到達三千了。可是這終究是一個好的開始,要知道在艾德禮上臺的第一個年頭,英國的人均收入已經只有美國當年的一半,還揹負著巨大的外債。
英國可能從來沒有這麼低聲下氣,去求一個國家幫助自己。英國畢竟還不是一根筋的法國,真可以為了大國堅持就吃糠咽菜。
比起那個時候,英國今天的情況已經好了太多。只是英國在努力追趕,美國仍然沒有閒著,艾森豪威爾的大基建推動下,美國的經濟規模仍然增長很快,對很多國家而言差距是在拉大而不是縮小。
“美國真是太強大了,真是令人沮喪。”拿著兩封電報的艾倫威爾遜,在妻子面前哀嘆。
帕梅拉蒙巴頓斜睨自己的丈夫,努努嘴道,“怎麼沒信心了,這可不像你啊。”
“憑藉英國本土的五千萬人口,就算是在收入和美國人平起平坐,國家能夠調動的經濟力量也差遠了,要知道美國的人口剛剛將經過五年普查,現在人口已經有了一億七千萬。更何況美國人的收入已經迫近三千美元了,英國才過兩千。”
這個年代的美國真是無懈可擊,讓艾倫威爾遜這個有幾十年後思維的人,都感到絕望。
有這種經濟實力,也不怪其他國家對美國敬若神明,現在帝國專員只有一個問題,什麼時候開始越南戰爭?積累這麼大的財富不打仗,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是啊,就算是收入一樣,英國也只有美國三分之一的實力。”帕梅拉蒙巴頓聽了丈夫的話也不由感慨,雖說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丈夫似乎不喜歡美國。
艾倫威爾遜倒不是不喜歡美國,他要是美國人的話肯定喜歡美國。可他不是,他的國籍和前世的記憶的影響,導致他就只能為出生國服務。
在愛國這件事上,如果他上輩子是一個愛國者,這輩子換了一個國家卻變了一副嘴臉。這說明他上輩子的愛國也是假的。
“歐洲確實要一體化,但要在英國的領導下,不然以後英國會越發的被邊緣。別說追憶什麼世界霸主了,連自身都會成為一個笑話。”艾倫威爾遜一頭扎進妻子溫暖的懷抱,“和法國資本的和睦,可以讓英國有自保的實力。我相信戰後英國不斷支援法國的立場,就是看到了這一點。”
帕梅拉蒙巴頓點頭,對丈夫在政治上的認識,她從來都是照單全收,“就看這一次馬來亞基建,能給本土帶來多大的增幅了。”
英國在殖民地的城建,大部分就是修一個首府,在非洲殖民地唯一的例外就是在奈及利亞,主要還是奈及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馬來亞的城建和那些在非洲修個首府是不一樣,還要考慮產業轉移的配套設施。規模更大,投入更高,地產興邦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
不出意外的話,在沙撈越首府古晉的鋼鐵集團,今年將在鋼鐵產量上讓馬來亞殖民地,正式超過英國本土的鋼鐵產量,水泥產量也類似,兩倍於日本。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英趕美的結果,是艾倫威爾遜已經規劃了未來五年的財政支出,馬來亞殖民政府未來五年是別想有盈餘了。
“檳城的城建啟動也要開始了,我要和蘇陽他們見一面。原本是把吉隆坡給他們的,現在換成檳城工程量大概一致,但也要安撫一下才行。”艾倫威爾遜徵詢意見,看看妻子有沒有想法。
“扶持一下本地的精英,我自然沒問題。”帕梅拉蒙巴頓對丈夫的話從來不多想,一副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模樣。
作為商業集團的總裁,她的時間也不充裕,每每就要關心其他分部的彙報。
現在瑪格麗特公主也有這個趨勢了,可能是剛開始經商,對一切還處在好奇狀態。十分關注前往安哥拉的勘探隊。
要不是艾倫威爾遜要藉著公主招牌,在大買辦面前招搖撞騙,把公主拎出來,瑪格麗特公主幾乎把電報當成即時通訊,不斷嘗試和沒到地方的勘探隊聯絡。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勘察,各大要城建的城市,規劃圖已經被公佈在了巨型廣告牌上。
當然也有入鄉隨俗的地方,出於集中管理的角度,其實如同蘇聯那樣的赫魯曉夫樓。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後世中國的小區佈置,就是赫魯曉夫樓的完善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