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說蘇加諾還是很有勇氣的,敢把矛頭對準所謂的白人舊世界。
很少有國家會這麼宣稱,如果簡單把世界分成白人和非白人的世界,那白人世界在任何方面都佔據壓倒性的優勢,哪怕是在人口方面。
不知道蘇加諾這麼說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蘇聯也處在所謂的白人世界當中。
能開這麼大的炮,可是一般國家做不出來的,但一想印尼都退出過聯合國。艾倫威爾遜也就不對這種言論說什麼了。
“專員,中印兩國的報道再這。”愛麗莎拿出來了萬隆會議之後,參加各國的表態。
萬隆會議能稱得上不是同路人的國家就這麼幾個,埃及的法魯克一世雖然讓埃及代表出席,但明顯不是一路人,至於其他的什麼菲律賓、日本、約旦、伊拉克,後面都各有支持者。
這些國家的表態肯定沒什麼傾向,就是把萬隆會議當成是一個一般國際會議。促成各國合作的平臺,真把萬隆會議拔高意義的、中國、北越、印度和印尼。
北越的事情和英國無關,怎麼表態都不重要,但其他幾個國家表態可是很重要的。
中國、印度和印尼都不是小國,印尼已經算是當中最弱的了,但仍然能讓澳大利亞寢食難安。
寢食難安的並不僅僅是澳大利亞,來佔著馬來亞殖民地的英國,對這個潛在的威脅也並非看不見,誰讓蘇加諾口口聲聲要建立大印度尼西亞呢。
“這幾個國家,都有可能對我們造成威脅,而且一個本身就是蘇聯陣營,另外兩個都有這個傾向。”理查德在頂頭上司看檔案的時候,也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確實有這個可能。”艾倫威爾遜心說哪有這麼簡單,但考慮英國的立場,認可了理查德的分析,這就是馬來亞殖民政府的官方意見。
為了英屬馬來亞的長治久安,印尼還是站在蘇聯陣營一邊比較好。自由世界雖然可能會遭受一些損失,但英國賺了就行。
要是馬六甲海峽風平浪靜,英國有什麼理由繼續在這裡囤積重兵呢?殖民地這種東西,撤了容易,但在拿回來就困難了。
“中印兩國的表態倒是很官方。”艾倫威爾遜放下檔案道,“沒像是蘇加諾這麼性情。”
“這兩個國家不像是印尼這麼自大。”愛麗莎聞言開口道,“也可能是沒說心裡話。”
“嘿,這是當然的,我對兩個國家都有所瞭解,他們國家當中有一種很一廂情願的美好夢想,認為歐洲只不過是經過一輪工業革命才短暫的佔據了世界主流,他們國家從來都是長期領先世界幾百上千年的。”
艾倫威爾遜一臉的篤定,他可是在英屬印度工作過的,至於後世的歷史教科書也看過,比歐洲同期領先多少年的內容到處都是。
“不會吧。”理查德不像是愛麗莎,對類似的想法還真不算了解。
愛麗莎笑而不語,艾倫威爾遜解釋道,“這是真的,印度表現的更加露骨一些。中國封鎖的比較嚴實,一般人可能不瞭解。就是不知道一箇中國人和一個印度人碰到的時候,到底誰才是那個引領古代文明的那個。幸虧歐洲已經掐死了和平教世界的大國,不然就熱鬧了。”
“都快窮的吃不上飯了,想的還挺多。”理查德輕蔑一笑,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
“增加民族凝聚力的手段,無可厚非。”艾倫威爾遜頗為淡定,遲早會過了在歷史中找自豪感這個階段的。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已經不再提從來沒出現過的資本主義萌芽了,很多厚古薄今的說法,也開始在教科書中修正。
但印度顯然還沒過這個階段,還處在印度文明是人類源頭的夢幻當中。
還有不同的地方是,中國網際網路是封閉的,扯淡言論不容易傳出去。印度網民的言論,可非常容易傳遍世界,成為各國網友眼中的快樂源泉。
太開放的網路環境也不好,油管五常能在網際網路世界闖下赫赫威名,就源於本國曆史的美化和其他國家歷史同樣的美化,撞在了一起。
“增加民族凝聚力?不知道希臘人會不會想,把古希臘的數學知識就在兩千年前運用成功,造成工業革命然後征服世界。”愛麗莎也加入到了討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