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來,在蘇丹獨立之後,非洲殖民地將迎來一段平穩時期。”諾曼·布魯克對這個藍圖還是十分滿意的。
能借力的地方都已經提到了,他在艾倫威爾遜本次非洲之行中得到了不少收穫。也同樣做出了相似的判斷,戰後的第一階段收縮已經完成。
這可能不是終點,但算是一箇中場休息,到了戰後十年這個時間段,英國的權力中樞已經很明白,美國是想要所有殖民地都獨立,只是不會在蘇聯虎視眈眈的環境下動用軍事手段來搶。
英國在對抗蘇聯的歐洲前線,和留存的殖民地中,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可能未來還會有殖民地獨立,這算是一個大勢所趨,但什麼時候獨立,倫敦還是有決定權的。
諾曼·布魯克相信,艾德禮首相對殖民地將迎來一個平穩期的訊息,也會感到高興的。
“你還有事情?”諾曼·布魯克見到艾倫威爾遜欲言又止,心情不錯的內閣秘書主動詢問道,“有什麼需要支援的地方,大可以直接說。”
“尊敬的爵士,蘇丹獨立已經進入程式。約翰這個高階專員直接轉為外交工作,似乎無法發揮他的能力。”艾倫威爾遜還沒忘記自己來白廳的目的,是要為同事找一個舒心的下家,“我們的老上司巴倫爵士,已經對繁重的工作感到了厭倦,可亞丁的工作又十分重要……”
諾曼·布魯克似笑非笑的盯著艾倫威爾遜,笑呵呵的道,“原來是這件事,巴倫的位置確實是很重要,需要一個寬容、豁達、有能力的接班人。”
“尤其是可靠!”艾倫威爾遜順著內閣秘書的話繼續道,“以當前的殖民地位置,比起非洲還有各國的殖民地可以借力,亞洲方向就勢單力孤許多。我管理的馬來亞和亞丁專員所在的波斯灣,需要互相支援。我並不諱言,約翰是我的同事,我們從前都是土邦專員,很多想法一致,溝通起來很容易。”
闡述了自己的理由,艾倫威爾遜就閉口不言,他知道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諾曼·布魯克的手上,良久,諾曼·布魯克已經考慮完畢,“信任和可靠是相互的,希望你們要對得起白廳的信任。”
“我們從來不敢忘記,身上肩負的帝國責任。”艾倫威爾遜大喜過望,這就是同意了?
“巴倫都工作這麼多年了,在堅持幾個月應該不成問題。到時候蘇丹專員就轉任亞丁專員,負責帝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工作。”諾曼·布魯克一錘定音道。
當然諾曼·布魯克還是關心,馬來亞殖民地肩負帝國責任的問題,是否還有潛力超過英屬印度的地位。
“我會籌備一些訂單。”艾倫威爾遜想了一下,將本年度的財政結餘,用來發展化工產業,他還沒忘記要走臺塑路線呢。
拿出來財富購買英國本土的化工產業,這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辦法。
“要發展化工產業?”諾曼·布魯克頗為猶豫,不著邊際的道,“看來當地駐軍還要加強,不然的話,很難保證當地的安全。”
“爵士,我會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將化工業建立起來,當然合法買賣任何人都挑不出來毛病。”艾倫威爾遜表示頂頭上司誤會了,他不可能一年時間把英國的化工業掏空。
這樣不切實際,英國政府不是蘇聯政府,同樣沒有錢也不會無緣無故扶持一個地方發展,蘇聯那種愚蠢的扶持,英國是絕對不會幹的。
“十年之後,馬來亞將和香江一起,對整個東南亞產生一個經濟輻射帶。這將是被英國用來和澳大利亞、紐西蘭聯合掌控,還可以拉近英聯邦的關係。”
“如果成功的話,那真是太令人欣慰了。”諾曼·布魯克聽著艾倫威爾遜的宏偉藍圖,哪怕現在這件事才剛剛上路,也不由得心情激動,“那時候,兩翼其中的重要一翼才算是打造完成不是麼?”
這一次的白廳之行收穫頗豐,馬來亞要發展化工業的事,諾曼·布魯克並沒有反對。而且也認可了巴倫爵士卸任之後,坐鎮亞丁的人選。
然後他又去了財政部,找常務次長愛德華·布里奇斯,雖然愛德華·布里奇斯和諾曼·布魯克關係微妙,但艾倫威爾遜沒有躲避。
英國財政已經大為好轉,但工黨還是希望能夠在軍費上想想辦法,至少不能繼續增加。
而蒙巴頓這個第一海務大臣的對策是,減少英國國內駐軍的數量,增加駐德英軍的數量。是否可行,沒人比愛德華·布里奇斯更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