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真是一個天文數字!”帕梅拉蒙巴頓發怔,給了丈夫一個當前的真實反映。
“其實還好吧,不算讓日本一朝回到一九四五,可也絕對不輕鬆,卡在十分難受的範圍當中。”艾倫威爾遜手託著酒杯搖晃,然後推到了妻子面前,意思很明顯,應該慶祝一下。
在一九五三年年底這個時間,這個數字當然是毫無疑問的鉅款,這可是金本位的時代。可不是美國眼睛一閉就開核動力印鈔機的時候,用真心白銀來形容不為過。
不過要說直接讓日本跪了,倒也不盡然,雖然賠款數字已經到了國家經濟規模的六分之一,但好歹是分了五年付款,平均每年也就是七億美元。
這個數字固然是會讓日本政府非常難受,但還不至於直接把日本經濟打趴下。艾倫威爾遜也不希望日本一蹶不振,畢竟封鎖蘇聯還需要這個炮灰。
可日本經濟太強,他確實是無法憑藉馬來亞的一千萬人口和八千萬社畜對抗。
有鑑於此,他一直藉由妻子帕梅拉蒙巴頓的輿論力量,鼓動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荷蘭支援菲律賓,藉由一直想要索賠的菲律賓,從日本身上扣些利益下來。
到了今天對付日本,算是小有成果,從一九四五年到現在,艾倫威爾遜先後見證了北海道併入蘇聯,日本提前成立自衛隊,加上這一次的賠款會談。
北海道的失去會促進日本對外依賴加大,自衛隊會對還不算很強大日本財政造成壓力。而這一次的賠款,更是讓日本大出血。
隱患也不是沒有,日本可能會期望美國加快產業轉移,畢竟僅僅一個紡織業,可能不會讓日本得到足夠的經濟發展,現在蘇聯又不是夠不到本州島,日本遠不如歷史上安全。
美國是真的可能提早對日本進行產業轉移的,所以這一次的賠款是好事還是壞事,還要經過時間的考驗,不能這麼快就做出判斷。
至於更遠的預估,比如美國還會不會用廣場協議收拾日本。這件事倒是和日本無關,根本原因取決於美國的經濟會不會出現問題,只要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歷史重演根本就是一個念頭的事情。
又把沾了妻子唇印的酒杯拿回來,把半杯酒喝掉,艾倫威爾遜開口小聲詢問,“這畢竟是國家的力量,你也不要想太多,話說回來你現在的財富有這個數字的零頭麼?”
“不到!”帕梅拉蒙巴頓直接搖頭,但馬上又補充道,“我說的是英鎊。”
艾倫威爾遜瞳孔一縮,直接吹了一個口哨,“五點八億英鎊?真是太厲害了。”
“差得遠,還不到一半。”帕梅拉蒙巴頓實話實說,“那些錢又不都是我的,屬於很多很多的家族和公司,還有各大銀行。”
艾倫威爾遜點頭,從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開始,英國年年蟬聯最大資本輸出國。對外投資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一點他也沒有辦法。
他只不過是藉由幫助蒙巴頓家族,將這些蜂擁湧出的資本引導到覺得安全的地方。就比如澳大利亞,紐芬蘭因為人口稀少,很快就已經被填滿,這也是沒辦法是事情。
“金融力量要工業作為基礎,等我在馬來亞的佈局完成,英資在馬來亞紮根,到時候我本人是不是專員就不重要了,換任何一個專員也會為你還有你身後的大貴族、大銀行公司服務。”
艾倫威爾遜說到這伸了一個懶腰,談及在亞洲範圍之內,他對產業競爭的看法。對馬來亞的發展表達了謹慎的樂觀!
日本在產業上並非不可擊敗,在任何時候日本都沒有爬到某個領域的頂點。半導體更有這個趨勢就被美國掐斷了。
絕大多數的日本產業,不過是最好的中端產品而已。憑藉本身起步早站穩了中端產品領域,為全世界提供不比歐美產品質量差,又更加便宜的產品。
在高階技術領域,面對歐美聯合佈置的大過濾器,根本就沒有一點突圍的可能。
這不是說日本不夠強,日本憑藉一億多的人口規模,面對任意一個歐洲國家,還是能夠做到佔據優勢的,國家對比又不是隻拼高階。
“如果英國想要和美國和蘇聯處在一個序列當中,當前的人口是不夠的,需要一個可靠的地方幫助英國,完成中端產品之下的生產工作?”帕梅拉蒙巴頓看向丈夫,總結道,“是這個意思麼?”